[发明专利]驾驶室及建筑机械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16066.X | 申请日: | 2008-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8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宏章;名村晴秀;野口敬广;河原史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E02F9/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驾驶室 建筑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柱部件的增强结构的驾驶室及建筑机械,该柱部件构成安装在例如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上的驾驶室。
背景技术
近年来,采用这样的驾驶室结构,其构成为利用内部中空的管材作为安装于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的柱部件。
在这种安装于建筑机械的驾驶室结构中,对于作为柱部件而被利用的管,也要求具有规定值以上的强度。但是,为了提高强度而加大管的壁厚会使得材料费用、加工费用等增加,成为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同时解决强度问题和成本问题的管的增强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结构,即为了增强贴合板金部件而构成的柱(柱部件)的强度,在柱的内部从上端到下端插入板材。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样的双重管的制造方法,即通过进行在外管内部插入内管并减小外管的外周长度的缩径工序形成双重管来增强管。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6-240568号公报(平成18年9月14日公开)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5-111557号公报(平成17年4月28日公开)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管的增强结构中存在如下问题。
即,公开于上述专利文献1和2的管的增强结构构成为,在管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均匀地进行增强。因此,例如在由于相对于驾驶室施加的外力、使构成邻近旋转机架配置的驾驶室的柱部件与旋转机架的一部分接触的情况下,由于外力局部施加在柱部件上,因此可能在该施加有外力的部分发生弯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驾驶室及建筑机械,可充分确保邻近旋转机架配置且有可能被弯曲的部分的强度。
第一发明的驾驶室,包括内部具有空间且具有异形截面的左右后柱部件,具有包括第一孔部和第一板材的右后柱部件。第一孔部设置在右后柱部件,并形成为长度方向沿右后柱部件的长度方向,而且在右后柱部件的左右方向上贯通右后柱部件。第一板材以插入第一孔部的状态被固定。
在此,主梁是构成例如液压挖掘机等建筑机械的旋转机架的一部分,在邻近主梁而配置的管状柱部件的部分,在外周部形成贯通到内部的第一孔部。另外,第一板材以插入第一孔部的状态被固定而构成增强结构。
在此,上述旋转机架的主梁包括例如像工作装置的安装部等那样的从机架突出的部分等。
由此,在建筑机械倾翻等时,即使在因驾驶室的变形等导致构成驾驶室的柱部件的一部分与邻近配置的旋转机架的主梁接触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在该部分的增强结构,也能够局部提高柱部件的强度。其结果是,通过对于管状柱部件仅追加最小限度的结构,能够避免柱部件在接触部分发生弯曲、谋求驾驶室的轻量化并且进一步提高驾驶室的刚性。
第二发明的驾驶室是在第一发明的驾驶室中,第一板材以通过右后柱部件的截面中的大致中心部的方式插入第一孔部。
在此,将插入形成在管状柱部件的外周面的第一孔部的板材,以通过管状的截面的大致中心部分的方式插入并固定。
由此,相比于具有以通过管状截面的端部的方式被固定的板材的增强结构,能够稳定地提高柱部件的强度。其结果是,能够使建筑机械在倾翻等时的驾驶室的变形最小。
第三发明的驾驶室是在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的驾驶室中,还具有形成在柱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附近的第二孔部以及以插入第二孔部的状态被固定的第二板材。
在此,在柱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附近,也另设有增强结构(第二孔部和第二板材)。
由此,在柱部件中预计最容易发生弯曲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附近也设置增强结构,并且能够将该增强结构与上述局部的增强结构组合。其结果是,能够各自提高柱部件的强度,因此,能够提高驾驶室整体的刚性。
第四发明的驾驶室是在第三发明的驾驶室中,第一孔部形成为,相对于第二孔部,在宽度方向上错开并且在柱部件的长度方向上一部分重叠。
在此,设置于柱部件的两个增强结构形成为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在长度方向上部分重叠,而在宽度方向上相互错开。换言之,在柱部件的侧视图中,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在宽度方向上错开而形成,但第一孔部的端部和第二孔部的端部重叠。
由此,能够避免在沿长度方向配置的两个增强结构的接合部分形成强度局部降低的部分。其结果是,在柱部件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均匀地提高强度。
第五发明的驾驶室是在第三发明的驾驶室中,两个第二孔部沿柱部件的长度方向并列形成。第一孔部形成在两个第二孔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60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