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储热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15574.6 | 申请日: | 200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5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基啓;柿本敦;寿川彻;古井美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C09K5/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装置 | ||
1.一种化学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容器,其收容有比重比水大且通过与水进行反应而发热的储热材料;
热交换器,其设置在所述容器内,在储热工序中向所述储热材料供给热量,而在散热工序中从所述储热材料吸收热量;
水流路,其具有向下开口的开口部,并且为了将应与所述储热材料进行反应的水供给于所述容器内而在所述容器内设置为比所述热交换器靠下侧;以及
分散板,其在所述容器内设置为比所述热交换器靠下侧且比所述开口部靠上侧,并且,具有用于将供给于所述容器内的水自下而上引导的多个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储热装置,其中,
散热工序开始时的所述储热材料的状态为固液共存或者液相,
储热工序开始时的所述储热材料的状态为固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储热装置,其中,
所述水流路在所述容器内水平方向延伸,
所述分散板配置为比所述开口部靠上侧且比所述水流路的上端靠下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储热装置,其中,
所述水流路内的水重量W1和所述开口部的总面积S1满足下式(1),
500≤(W1/S1)(单位:kg/m2)···(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学储热装置,其中,
所述水流路的内径为3~3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储热装置,其中,
所述水流路具有多个所述开口部,
对于所述多个通孔中的每一个而言,从所述多个通孔中选择的一个通孔与位于距该被选择的通孔最近的位置的所述开口部之间的水平距离是相同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学储热装置,其中,
在所述分散板上形成有所述开口部数量的2倍以上数量的所述通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学储热装置,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为具有多个翅片和贯通所述多个翅片的传热管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
所述多个翅片垂直于所述水流路的长度方向配置,
在与所述水流路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所述多个通孔以与所述多个翅片的翅片节距相同的间距形成在所述分散板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储热装置,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与所述分散板直接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储热装置,其中,
所述分散板具有下板部、上板部和形成于所述下板部与所述上板部之间的内部空间,所述下板部的位置设定成使来自所述水流路的水被导入所述容器的底面与所述分散板自身的下表面之间的空隙中,所述上板部位于所述下板部与所述水流路的上端之间,
所述多个通孔包括为了将从所述水流路供给于所述容器内的水引导至所述内部空间而形成于所述下板部的多个下通孔、以及为了将存在于所述内部空间的水向上引导而形成于所述上板部的多个上通孔。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储热装置,其中,
所述储热材料为选自氯化钙水合物、溴化钙水合物以及硫酸镁水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12.一种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储热回路,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装置、使水蒸汽凝结的凝结器、将在储热工序中从所述储热装置的所述储热材料产生的水蒸汽导入所述凝结器的回流流路、储存凝结水的罐、以及在散热工序中将所述罐的水导入所述储热装置的供给流路;
加热装置,其用于在储热工序中向所述储热装置的所述储热材料供给热量;以及
热介质回路,其用于在散热工序中从所述储热装置的所述储热材料吸收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55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