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塑聚酯树脂制品的生产方法、用于该方法的结晶引发剂、母料和模塑聚酯树脂制品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15092.0 | 申请日: | 2008-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5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芝田正之;矢内佑一;今井贵宏;上野浩道;今野义纪;伊藤淳一;长内隆明;中村道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67/00 | 分类号: | C08L67/00;B29C45/00;C08J3/24;B29K67/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苗征;于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酯树脂 制品 生产 方法 用于 结晶 引发 | ||
1.结晶聚酯树脂塑件的生产方法,包括将下述混合物(a)或(b)熔化和注入塑模并将其保持于塑模中,然后进行冷却以在不使用无机成核剂的情况下使得到的塑件的聚酯树脂结晶:
(a)引发结晶的交联聚酯树脂A和非交联聚酯树脂C的混合物,在交联聚酯树脂A的至少一部分已通过交联形成剂形成交联点;或
(b)包括树脂A和非交联聚酯树脂B并大量含有树脂A的混合物(引发结晶的母料M)和非交联聚酯树脂C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树脂A’、树脂B和树脂C可以相同或不同,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树脂A’是交联前的树脂A。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树脂A’、B或C是至少一种羟基羧酸的缩聚产物、至少内酯的开环聚合产物、或至少一种脂肪族多元羧酸、脂环族多元羧酸或芳香族多元羧酸和至少一种脂肪族多元醇、脂环族多元醇或芳香族多元醇之间的缩聚产物;或它们的无规共缩聚、嵌段共缩聚和/或接枝共缩聚聚酯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羟基脂肪族羧酸的碳数为1到18,脂肪族内脂的碳数为3到6,脂肪族多元羧酸的碳数为2到10,脂环族多元羧酸的碳数为4到10,芳香族多元羧酸的碳数为6到12,脂肪族多元醇的碳数为2到6,脂环族多元醇的碳数为4到10,和芳香族多元醇的碳数为6到12。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树脂A′、B或C是作为构成组分的乳酸、琥珀酸、羟基丁酸和/或羟基己酸的聚酯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交联形成剂是自由基生成剂和/或多官能交联剂。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自由基生成剂是选自下列组的至少一种过氧化物:过氧化碳酸酯、过氧化酯、过氧化二酰、二烷基过氧化物、过氧化缩酮和氢过氧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自由基生成剂是选自下列组的至少一种偶氮自由基生成剂:1,1’-偶氮二环烷腈、2-(甲酰偶氮)烷基腈和2-苯基偶氮-4-烷氧基-2,4-二烷基烷基腈。
9.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多官能交联剂是选自下列组的至少一种多官能化合物:聚环氧化合物、聚异氰酸酯化合物、聚羟甲基化合物和聚碳二酰亚胺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的方法,其中树脂B和树脂A的混合比为0.05到10重量份的树脂B每重量份的树脂A,树脂C和母料M的混合比为1到100重量份的树脂C每重量份的母料M。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树脂C和树脂A的混合比为3到100重量份的树脂C每重量份的树脂A。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塑模在模塑期间的温度为熔化的树脂混合物的结晶温度Tc±30℃,树脂保持在塑模中5到240秒钟的时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树脂A的制备步骤、母料M的制备步骤、混合物(a或b)的制备步骤和混合物(或b)的模塑步骤的任一步骤中,加入选自下列组的至少一种添加剂:着色剂、分散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填料、可加聚的单体和链增长剂。
14.用于非晶聚酯树脂的结晶引发剂A(树脂A),包括通过使交联形成剂作用于聚酯树脂A’而在其至少一部分形成的交联点。
15.用于聚酯树脂的引发结晶的母料M,包括树脂B和扩散于树脂B中的根据权利要求14的结晶引发剂A。
16.用于聚酯树脂模塑的混合物,包括捏和在一起的母料M和树脂C,该混合物不含无机成核剂。
17.用于聚酯树脂模塑的混合物,包括树脂C和作为结晶引发剂加入树脂C的树脂A,该混合物不含无机成核剂。
18.结晶聚酯树脂塑件D,其通过模塑树脂C和加入其中的母料M获得,该塑件不含无机成核剂。
19.结晶聚酯树脂塑件E,其通过模塑树脂C和加入其中的树脂A获得,该塑件不含无机成核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的结晶聚酯树脂塑件D或E,包括选自下列组的至少一种添加剂:着色剂、分散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填料、可加聚的单体和链增长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50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