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拾取器以及使用所述光学拾取器的光信息存储介质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14388.0 | 申请日: | 200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2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朴景台;金泰敬;裴在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11B7/135 | 分类号: | G11B7/1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郭鸿禧;王青芝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拾取 以及 使用 信息 存储 介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多层光信息存储介质的光学拾取器以及一种使用所述光学拾取器的光信息存储介质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使用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将数据记录到光信息存储介质(例如光盘)和/或从光信息存储介质再现数据,所述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根据将存储数据的量而使用具有不同波长的激光束和具有不同数值孔径(NA)的物镜。即,随着将存储在光盘中的数据的量的增加,使用具有更短波长的光源和具有更高NA的物镜。例如,压缩盘(CD)使用具有780nm波长的光束以及NA为0.45的物镜。数字多用途光盘(DVD)通常使用具有650nm波长的光束以及NA为0.6的物镜。蓝光光盘(BD)通常使用具有405nm波长的光束以及NA为0.85的物镜。
换句话说,使用通过用物镜聚焦激光束而获得的光斑将数据记录到光盘和/或从光盘再现数据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中的记录容量与由聚焦引起的光斑的尺寸成反比。另外,被聚焦的斑的尺寸S由正使用的激光束的波长λ以及物镜的NA来确定,如式1所给出:
[式1]
S∝k*λ/NA,
其中,k是取决于光学系统的常数并且通常是1-2之间的值。
因此,为了增加光盘的密度,必须减小形成在光盘上的光斑尺寸S。为了减小光斑尺寸S,需要减小激光束的波长λ或者增加NA,如图1所示。
然而,需要昂贵的部件来减小激光束的波长λ。另外,当增加物镜的NA时,焦深(focal depth)以NA的平方来减小并且慧形像差以NA的立方增加。因此,在通过利用上述方法减小光斑的尺寸S来增加光盘密度方面存在限制。
与传统光盘相比,虽然DVD、高分辨率DVD(HD-DVD)以及BD是具有高记录容量的高密度记录介质,但是在增加光盘记录容量的方面仍存在持续不断地的需求。因此,为了显著增加光盘的记录容量,使用在盘的一侧或两侧具有两个或更多个记录层的多层光盘。
即,使用多层光盘以增加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的记录容量。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从与记录和/或再现层相邻的层反射的光束与信号光干涉以致于产生了噪声。
差分推挽(differential push-pull,DPP)方法通常用作可记录光盘的循迹(tracking)方法,所述差分推挽方法能够校正在偏心光盘(eccentric opticaldisk)再现期间产生的推挽信号的偏移量(offset)。根据DPP方法,通过使用光栅,光束通常被分成三道光束:0级光束(主光束)和±1级光束(副光束)。取决于光使用效率的分开的光束的光量比率(即,-1级:0级:+1级)大致是1∶10∶1。
当使用DPP方法来从具有多个记录层的多层光盘(例如,具有两个记录层的双层光盘)检测循迹误差信号时,循迹误差信号在从相邻层反射的0级光束与从记录和/或再现层反射的±1级光束交迭时劣化。即,虽然在从记录和/或再现层反射的0级光束以及从相邻层反射的0级光束之间的光量差异很大,但是从记录和/或再现层反射的±1级光束以及从相邻层反射的0级光束之间的光量差异相对小。结果,在DPP方法中,相邻层的0级光束显著地影响用于检测循迹误差信号的差分信号(即,相对于副光束的副推挽(SPP)信号)。
为了防止SPP信号由于层间干涉光变得不稳定,与利用副光束相对的仅仅利用主光束的单光束循迹方法已经在公开号为2006-054006的日本专利中公开。然而,在单光束循迹方法中,具有大光量的信号光没有摆脱层间干涉。当实施多层光盘时,层间间隔进一步减小,因此,相对于主光束的推挽检测信号(即,主推挽(MPP)信号)进一步劣化。因此,需要一种改善多层光盘中的MPP信号劣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一种光学拾取器以及使用所述光学拾取器的光信息存储介质系统,所述光学拾取器通过减弱被层间间隔短的多层光信息存储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层反射的信号光和从相邻层反射的噪声光之间产生的干涉来改善信噪比(SNR),并因此仅仅利用一道光束同时执行循迹。
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43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