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压载水的取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14350.3 | 申请日: | 2008-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2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胜美;久城圭;山本秀行;大村卓朗;宫锅僚一;大西泉;植木修次;本田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船舶与海洋财团;株式会社水圈科学顾问;株式会社爱姆科;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B63B13/00;C02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冬梅;郑霞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压载水 取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压载水的取样系统,尤其涉及为了检查取入到船内的压载水是否满足标准而对压载水连续取样的船舶压载水的取样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船体在航行时的稳定性,在输送原油或集装箱等的货船上设有压载箱。通常,在没有装载原油等时,用压载水充满压载箱,在装载原油或集装箱等时,排出压载水,由此调节船体的浮力,使船体稳定。
这样,压载水是船舶的安全航行所必须的,通常利用进行货物装卸的港湾的海水。其量,从世界范围看推算为一年30~40亿吨。
可是,在压载水中混入有获取其的港湾中存活的水生生物(含有微生物或细菌类),这些水生生物会随着船舶的移动被运到异国。
因此,原来在该海域没有存活的生物物种取代既存生物物种的生态系的破坏日趋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外交会议上通过了用于船舶的压载水及沉淀物的规定及管理的条约,压载水管理的实施义务适用于2009年以后建造的船舶。
因此,对船舶来说,需要排出满足所述条约的清洁的压载水。
目前,作为处理含有浮游生物等微生物的水的物理的处理方法,专利文献1公开有一种技术,该技术通过相对于压载水注入臭氧,杀死或除去压载水中的微生物。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有一种技术,该技术通过高压泵使含有水生生物的水通过狭缝板,机械地破坏并杀灭水生生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604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001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9268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326275号公报
从船舶排出的压载水是否满足所述的标准,必须将压载水的一部分作为取样水取出进行检查。该情况下,为了算出压载水中的水生生物的存活数,取样水需要一次最大采集3m3,因此,需要在船舶内设置具有3m3容量大小的贮留箱。
但是,在船舶内重新确保设置具有3m3容量大小的贮留箱的空间,尤其对已经制造好的船舶来说,极其困难。
而且,从大而且被分成多个室的压载箱内直接采集压载水的作业,也是极其复杂的作业。
另外,水生生物的存活数的检查,要求显微镜观察压载水,且一边确认栖息在该取样水中的水生生物一边进行这样很繁琐的作业。因此,为了检查压载水,取样水量增大时,首先,必须从由大量的压载水浓缩水生生物的作业开始,作业时间也会很长。此间,由于船舶不能够进行压载水的排出,将出现持续无法装货及出航的状况,所以对船舶公司来说,损失很大。因此,压载水的检查在短时间内完成成为最重要的课题。
但是,在显微镜检查时,必须将水生生物在由压载水中活着的状态下进行浓缩,该浓缩作业极其耗费时间与人力,因此在短时间内完成压载水的检查极其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设置大的贮留箱,且能容易且连续地采集压载水,并将含于压载水中的水生生物在活着的状态下进行取样的船舶压载水的取样系统及船舶压载水的取样方法。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通过以下的记载能够明白。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各发明得以解决。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是为了检查含于船舶压载水中的水生生物而对所述压载水进行取样的船舶压载水的取样系统,其中:
所述船舶压载水的取样系统包括:取样嘴,其设于向压载箱注入压载水的注水管路及/或将压载箱内的压载水排向船外的排水管路中,并且,该取样嘴从所述注水管路及/或所述排水管路连续地采集压载水的一部分;及取样装置,其将含于由所述取样嘴采集的压载水中的水生生物进行浓缩。
所述取样装置包括:
贮水容器,其能可调节地在内部容纳贮留水,以便容纳预定量的贮留水;
滤布,其具有上端开口与下端开口,并被浸渍在所述贮水容器内的贮留水中,使得所述上端开口被暴露,并将所述贮水容器的内部区划成外侧与内侧两个空间;
供给口,其将从所述取样嘴采集到的压载水向所述滤布的所述上端开口的内侧供给;
排水口,其从所述贮水容器内的所述滤布的外侧排出所述贮水容器内的贮留水;
贮留部,其连续地设置在所述贮水容器内的所述滤布的下端开口,在所述贮水容器内的贮留水从所述排水口排出时,所述贮留部暂时贮留含有残留在所述滤布的内侧的水生生物的水;及
收容容器,其收容含有贮留在所述贮留部内的水生生物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船舶与海洋财团;株式会社水圈科学顾问;株式会社爱姆科;三井造船株式会社,未经财团法人船舶与海洋财团;株式会社水圈科学顾问;株式会社爱姆科;三井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4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