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弧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14028.0 | 申请日: | 200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2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广田周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亨 |
| 主分类号: | B23K9/12 | 分类号: | B23K9/12;B23K9/067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远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引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驱动丝进给电动机来开始焊丝的前进;
步骤2,判别由于上述焊丝的前进使上述焊丝的前端与母材相接触而在上述焊丝及上述母材间产生了短路;
步骤3,在上述短路判别时,检测上述丝进给电动机的进给转矩值作为短路判别时转矩值,在上述短路判别时转矩值为基准转矩值以上时转移到步骤4,在上述短路判别时转矩值小于基准转矩值时转移到步骤5;
步骤4,在开始上述焊丝的后退并且没有产生电弧的状态下,使上述焊丝的前端离开上述母材后返回到上述步骤1;
步骤5,开始上述焊丝的后退使上述焊丝的前端离开上述母材,从而在上述焊丝及上述母材间产生初始电弧;
步骤6,在维持上述初始电弧的状态下继续进行上述焊丝的后退来增大电弧长度;和
步骤7,停止上述焊丝的后退,并且开始上述焊丝的前进,使电弧的状态从上述初始电弧向稳定电弧转移。
2.一种引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驱动丝进给电动机来开始焊丝的前进;
步骤2,判别由于上述焊丝的前进使上述焊丝的前端与母材相接触而在上述焊丝及上述母材间产生了短路;
步骤3,在上述短路判别时,检测上述丝进给电动机的进给转矩值作为短路判别时转矩值,在上述短路判别时转矩值为基准转矩值以上时转移到步骤4,在上述短路判别时转矩值小于基准转矩值时转移到步骤5;
步骤4,以能保持上述焊丝的前端与上述母材相接触的状态的低后退进给速度使上述焊丝后退直到上述进给转矩值减少到低基准转矩值为止,之后转移到步骤5;
步骤5,开始上述焊丝的后退使上述焊丝的前端离开上述母材,从而在上述焊丝及上述母材间产生初始电弧;
步骤6,在维持上述初始电弧的状态下继续进行上述焊丝的后退来增大电弧长度;和
步骤7,停止上述焊丝的后退,并且开始上述焊丝的前进,使电弧的状态从上述初始电弧向稳定电弧转移。
3.一种引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驱动丝进给电动机来开始焊丝的前进;
步骤2,判别由于上述焊丝的前进使上述焊丝的前端与母材相接触而在上述焊丝及上述母材间产生了短路;
步骤3,在上述短路判别时以前的焊接电压值为比无负载电压低的状态持续了规定期间以上时转移到步骤4,在上述短路判别时以前的焊接电压值为比无负载电压低的状态没有持续规定期间以上时转移到步骤5;
步骤3,在上述短路判别时,检测上述丝进给电动机的进给转矩值作为短路判别时转矩值,在上述短路判别时转矩值为基准转矩值以上时转移到步骤4,在上述短路判别时转矩值小于基准转矩值时转移到步骤5;
步骤4,在开始上述焊丝的后退并且不产生电弧的状态下,使上述焊丝的前端离开上述母材后返回到上述步骤1;
步骤5,开始上述焊丝的后退使上述焊丝的前端离开上述母材,从而在上述焊丝及上述母材间产生初始电弧;
步骤6,在维持上述初始电弧的状态下继续进行上述焊丝的后退来增大电弧长度;和
步骤7,停止上述焊丝的后退,并且开始上述焊丝的前进,使电弧的状态从上述初始电弧向稳定电弧转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亨,未经株式会社大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40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阀销衬套的注射成型装置
- 下一篇:铸造模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