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将环氧烷转化成烷撑二醇的固体催化剂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11607.X | 申请日: | 2008-10-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1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克鲁德格;扬亚普·威廉范哈尔;张宪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学设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31/06 | 分类号: | B01J31/06;C07C2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英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将环氧烷 转化 成烷撑二醇 固体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基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固体催化剂将环氧烷(氧 化烯,alkylene oxide)催化水合成烷撑二醇(alkylene glycol)。更 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利用基于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剂将环氧乙烷催 化水合成乙二醇,其中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具有与特定量的二乙烯基 苯交联的聚苯乙烯。
背景技术
烷撑二醇,如单烷撑二醇,具有持续的商业利益(兴趣)并且 对其的需求已增加。例如,单烷撑二醇用于防冻组合物中,作为溶 剂和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生产中的基材(或基层材料),例 如,用于纤维和瓶子。
烷撑二醇通常利用液相水解过程由它们相应的环氧烷制备。在 商业生产中,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通过添加大量过量的水,例 如,15至30摩尔水/摩尔环氧烷,来进行水解反应。现有技术的水 解反应是亲核取代反应,其中发生环氧烷的开环并且水用作亲核体 (或亲核试剂)。
由于最初形成的单烷撑二醇还作为亲核体,所以通常形成单烷 撑二醇、二烷撑二醇以及更高级烷撑二醇的混合物。为了增加对单 烷撑二醇的选择性,有必要抑制初次产物和环氧烷之间的次级反应 (或副反应),其与环氧烷的水解竞争。
用于抑制次级反应的一种有效技术是增加在反应混合物中存 在的水的量。虽然这种现有技术方法改善了对单烷撑二醇生产的选 择性,但它产生的问题在于必须除去大量的水。除去这样的另外的 水增加了生产成本,因为这样的去除过程(去除工艺)是能源消耗 量大的并且需要大型蒸发/蒸馏设施。
许多现有技术的出版物表明,如果使用多相催化方法进行反 应,则可以实现对单烷撑二醇更高的选择性,如,例如,借助于基 于如在EP-A-156,449(含金属酸根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JP-A-57-139026(以卤素形式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俄罗斯专利第 2002726号和第2001901号(以碳酸氢根形式的阴离子交换树脂); WO/20559A(阴离子交换树脂);以及WO 97/33850(阴离子交换 树脂)中所披露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剂。
尽管在环氧烷的催化水解中取得所有进步,但还持续需要提供 新的和改善的用于从相应的环氧烷生产单烷撑二醇的催化水合(例 如,水解)方法。尤其是,需要提供一种用于这样的催化水合反应 的固体(即,多相)催化剂,使得所采用的多相催化剂提供改善的 转化率和/或选择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由相应的环氧烷来制备烷 撑二醇的改善的固体(即,多相)催化剂,以及利用这样的催化剂 将环氧烷催化水合成烷撑二醇的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的催化剂包括离子交换树脂,其包括与约2至 约10重量(wt.)%的二乙烯基苯交联的聚苯乙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离子交换树脂包括聚苯乙烯,其 与约4至约8wt.%的二乙烯基苯交联。
离子交换树脂通常包括结合(或连接)至交联的聚苯乙烯树脂 的碱性基团。结合至交联的聚苯乙烯树脂的碱性基团包括季铵或季 磷鎓,其中季铵基团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离子交换树脂通常是强碱性(即,阴离子)离子交换 区,其包括至少一种阴离子。优选地,阴离子选自碳酸氢根(碳酸 氢盐,bicarbonate)、亚硫酸氢根(亚硫酸氢盐,bisulfite)、金属酸 根(metalate)、卤素根(卤根,halide)、氢氧根(hydroxide)以及 羧酸根(羧酸盐,carboxylate)阴离子的组,其中碳酸氢根阴离子 是高度优选的。
申请人已确定了,与其中二乙烯基苯的含量高于和/或低于上述 范围的相同类型的催化剂相比,基于包括与约2至约10、优选约4 至约8wt.%的二乙烯基苯交联的聚苯乙烯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 剂呈现出改善的催化水合性能,如,例如,环氧烷,尤其是环氧乙 烷的改善的转化率,和/或对烷撑二醇的改善的选择性,尤其是所述 水合反应的单乙二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学设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未经科学设计有限责任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1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90T宽体载重车转向系统布置结构
- 下一篇:快速压装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