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金属化合物、其制备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11348.0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1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J·-M·巴塞;N·默勒;F·施托费尔巴赫;M·陶菲克;J·蒂沃勒-卡萨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国石油国际有限公司;CPE里昂持续教育及研究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1/12 | 分类号: | B01J31/12;B01J37/02;B01J37/18;C07C6/10;C07C6/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进;林森 |
地址: | 英国米德***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金属 化合物 制备 用途 | ||
1.用于制备饱和或不饱和烃的催化剂,所述烃具有修饰的碳骨 架,所述催化剂为固体金属化合物,包含(i)固体载体,该固体载体为 包含氧化铝的颗粒形式,(ii)至少一种第一金属化合物C1,该金属化 合物C1接枝在所述固体载体颗粒上,并选自金属氢化物和有机金属 化合物,且包含选自元素周期表中第4-7族的金属M1,和(iii)至少 一种第二金属化合物C2,该金属化合物C2包含选自以下的金属M2: 所述元素周期表中第8-10族的金属,并接枝到与含有所述第一金属化 合物C1的那些相同的固体载体颗粒上,或者接枝到与含有所述第一 金属化合物C1的那些不同的固体载体颗粒上,所述第一金属化合物 的固体载体和所述第二金属化合物的固体载体为相同的类型或不同 的类型。
2.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载体选自氧化铝、 混合的氧化铝和改性的氧化铝。
3.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化合物C1包 含金属M1,该金属M1选自钛、锆、铪、钒、铌、钽、铬、钼、钨 和铼。
4.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化合物C2包 含金属M2,其选自铁、钌、锇、钴、铑、铱、镍、钯和铂。
5.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化合物C2包 含金属M2,其具有选自-4至+8的正常氧化态。
6.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化合物C2选 自金属氢化物和有机金属化合物。
7.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金属M1在所述催化剂中的 重量百分率选自0.1-15%。
8.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金属M2在所述催化剂中的 重量百分率选自0.1-15%。
9.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金属M1与金属M2在所述 催化剂中的摩尔比选自1∶100至100∶1。
10.制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包括
-步骤(1)包括同时或分别将(i)包含与一个或多个烃基R连接 的金属M1的有机金属前体Pr1,和(ii)包含金属M2的前体Pr2分散 至包含氧化铝的固体载体上,并任选
-步骤(2)包括将步骤(1)中得到的固体金属化合物与氢气和/或 还原剂接触。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之前,将所述固 体载体进行预备步骤,该预备步骤包括将所述载体煅烧和/或脱羟基 化。
12.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选自升华、浸渍和干混 的方法,将有机金属前体Pr1和前体Pr2分散至所述固体载体上。
13.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体Pr2选自包含与一个或 多个烃基R连接的金属M2的有机金属前体,所述烃基R与有机金属 前体Pr1中的那些相同或不同。
14.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前体Pr2选自金属M2有机 盐和金属M2无机盐。
15.制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的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包括:
-步骤(a)包括将所述固体载体用包含金属M2盐的前体Pr2水溶 液浸渍,
-步骤(b)包括将步骤(a)中得到的固体产物干燥,然后进行煅烧,
-步骤(c)包括通过将步骤(b)中得到的固体产物与氢气和/或还 原剂接触来还原金属M2,
-任选步骤(d)包括当使用氢气时,将步骤(c)中得到的固体产物 中的氢气解吸附,
-步骤(e)包括将包含与一个或多个烃基R连接的金属M1的有 机金属前体Pr1分散至步骤(c)或(d)中得到的固体产物上。
16.制备权利要求15的催化剂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将步骤(a) 中得到的固体产物干燥,然后进行煅烧和脱羟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国石油国际有限公司;CPE里昂持续教育及研究公司,未经英国石油国际有限公司;CPE里昂持续教育及研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13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