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具有线虫抗性的高产大豆的方法和组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110974.8 申请日: 2008-10-07
公开(公告)号: CN101827518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8
发明(设计)人: V·康西比多;H·克雷斯;J·希克斯;J·纳维尔;N·塞伯恩 申请(专利权)人: 孟山都技术公司
主分类号: A01H1/00 分类号: A01H1/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代理人: 陈文平;尚继栋
地址: 美国密***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具有 线虫 抗性 高产 大豆 方法 组合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于2007年10月12日提交的美国 临时申请60/979422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序列表的引入

包含2008年9月23日创建的、10664字节(在Microsoft中统计)的名为“pa_55015B.txt”的文件的序列表包括18个核苷酸序 列。该电子序列表在此以电子形式提交,并且引入本文作为参考。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用于选择和 产生除了产量等同(yield parity)和农艺学优良表型以外还显示对线 虫多个小种(race)的抗性的大豆植物的方法和组合物。

2.相关技术描述

大豆胞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是破坏性最强 的大豆[Glycine max(L.)Merrill]害虫。仅在美国,2002年由SCN引起 的产量损失据估计为360万兆克,造成大约78380万美元的损失 (Wrather等人.Plant Health Progress doi:10.1094/PHP-2003-0325-01- RV,2003)。但是,宿主植物抗性是一种节约成本的和低投入的控制 SCN的方法。大豆胞囊线虫抗性栽培种在SCN侵扰的地点产量较好, 但是在无侵扰的地点则丧失了相对于敏感大豆栽培种的优势(Donald等 人.Journal of Nematology.38:76-82,2006)。由于在低SCN压力下 SCN抗性品种与敏感品种相比产量较低,阻碍了广泛采用SCN抗性品 种。

当前已知118个植物引入种(PI)和野生种对SCN有抗性。在美国开 发的SCN抗性栽培种中,抗性可以追溯到5个来源:大豆′Peking′、PI 88788、PI 90763、PI 437654或PI 209332。美国中西部SCN抗性的主 要来源是PI 88788,尽管少数栽培种具有来自PI 90763、PI 437654和 PI 209332的抗性。在北美洲,所有SCN抗性品种中有超过90%携带来 源于PI 88788的抗性。这是由于广泛使用栽培种“Fayette”作为PI 88788 的来源引起的,该栽培种的普遍使用是由于其良好的农艺学特征。

分子标记技术促进了决定SCN抗性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鉴 定和表征。在几乎所有QTL作图研究中,两个基因座-连锁群(LG)G 上的rhg1和LG A2上的Rhg4-似乎是各个抗性来源之间最重要的和最 常见的。PI 437654、PI 209332、PI 88788、PI 90763、PI 89772和 Peking全都具有主要SCN抗性基因——连锁群G上的rhg1(Cregan等人, TAG 99:811-818,1999)。该基因座控制抗性全部变异中的大部分,并 且对SCN的几个不同的群体类型是有效的。另外,Peking、PI 209332 和PI 437654具有定位于连锁群A2上靠近I基因座(黑色种皮色素沉着) 的抗性基因Rhg4(Cregan等人.TAG 99:811-818,1999)。在PI88788 中,抗性似乎主要由rhg1控制,另外的效应是由针对其它SCN群体的 Rhg4和Rhg5引起的。已经假设了另外两个基因Rhg2和Rhg3,但是没 有得到证实和表征。但是,在Peking中,SCN抗性是双基因的,需要 rhg1和Rhg4才能具有对小种3的完全抗性(HG 0,HG 7)。单独使用任 一基因在提供针对SCN的植物保护方面无效,无论小种或分离种如 何。

与大豆中SCN抗性的渗入相关的产量不足已得到很好地证明。在 具有低SCN压力的环境中生长时,SCN抗性大豆栽培种的产量比敏感 栽培种低5-10%(Noel,B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the soybean cyst nematode,APS Press,St.Paul,Minn.p.1-13,1992)。在非侵扰田间试 验中,具有来源于PI 88788的SCN抗性等位基因的栽培种的产量不足 比敏感栽培种平均低161kg[ha-1](Chen等人.Plant Dis Vol.85:760- 777,199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山都技术公司,未经孟山都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0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