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沥青的大容积包装容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10055.0 | 申请日: | 2008-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5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M·克雷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沥青应用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88/16 | 分类号: | B65D88/16;B65D8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永波;梁冰 |
| 地址: | 马耳他*** | 国省代码: | 马耳他;MT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沥青 容积 包装 容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沥青的大容积包装容器,这种容器由柔韧性材料制成,且在注料前具有类似于平截头棱锥体的基本形状,其中容器的顶端由一个平行于底面的顶盖密封,且在顶盖上设有一个优选处于顶盖中心位置的进料口。
由US 2 507 939A、2 674 287A和2 638 951A可得出如下型式的包装容器,即在这些公知的设计中,包装容器为可折叠携带的水箱,而这些水箱专为运输更大量的水或其它液体所设计。在这里,只涉及适用于液体的容器。
然而,当填充物为沥青时,在某种程度上将更难处理,因为沥青在较高温度时为液态直至粘稠状,而在较低温度时则成为凝结的熔液。凝结的熔液具有这样的特性,即在更低的温度下也不会完全凝固。虽然沥青在环境温度下具有强粘合性,但其内部摩擦力却非常小,因此,在冷却状态下,它可非常缓慢地流动。当把沥青装入可变形容器中时,沥青将由于其蠕变(缓慢的流动)特性而在运输或存放过程中发生移位,这将导致多个此类容器的堆叠变得困难,或者说不可能实现。因此,直至目前沥青还只能被装在圆桶中,或者以小容量包装被装在纸板箱或塑料薄膜中,而圆桶、纸板箱和塑料薄膜在这里被看作不变形容器。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设计一种前述类型的大容积包装容器,这种容器在注入液态沥青时具有自稳定性能,而在沥青凝结后,当容器受到从上往下的负荷时,仍可保持不受约束的状态。
按照本发明,该任务可由如下方式得以解决,即:使构成各器壁的织物,在100℃至110℃的温度区间内,具有沿经纱和纬纱方向数值为10%-25%,并优选为15%-20%的延展性,而且为使织物在受到斜交于经纱和纬纱方向的作用力时能保持稳定,而在构成侧壁的织物板下部区域,嵌有或者说缝有稳定机构,如折褶、缝线、带状物或其它类似物。从而,基于注入沥青的温度,构成各侧壁的织物板将在设定的范围内延展,而这将导致在容器上产生一定程度的凸起。为使凸起不过于剧烈,且在随后存放时容器不发生侧向蠕变,而在构成侧壁的织物板中嵌有前面提及的稳定机构。当此类容器被装入所谓的“ISO-集装箱”中时,维持容器的稳定性,或者说防止容器产生不可控的凸起就变得极为重要。这种“ISO-集装箱”在国际上也被称作“TEU”,即“20英尺当量单位”(TwentyFeetUnit)。在这种集装箱内,每两个容器被并排放置在其底部,而在这两个容器上又放置有另外两个容器。因此,这里必须避免由于容器的剧烈凸起而使容器在集装箱内部相互楔入或卡住,因为这将导致从集装箱中卸载容器变困难,或者说完全受阻。
在有利的型式下,可放入一个单独的内部容器,且该内部容器由一种能在100℃-105℃下保持稳定而熔点约为130℃-150℃的塑料制成。由此,可避免沥青被粘在包装容器上,而使其在随后的加工点无法从包装容器上清除。内部容器基于其熔点可在对沥青进行加工时跟沥青一同熔化,这里,由于相比于容器中的沥青总质量,内部容器的材料用量非常小,因此沥青的特性不会因此而改变。
稳定机构可有利地被设置在容器的下半部分,且优选设置在下三分之一部分。通过这种措施,可有效避免凸起,因为这种稳定机构正好被引入到发生最大凸起的区域。此外,构成侧壁的织物也可用涂层进行固化,从而,可特别有效地避免延展以及由与经纱和纬纱方向斜交的作用力所引起的扭曲变形。
为实现更方便的装载,以及容器在集装箱内的固定,侧壁上两个并排的角缝线,可由两个近似平行的止动环分别相连。
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改良后容器的实施例。
图1为包装容器的视图。
图2为沿直线II-II的剖面图。
该包装容器由一个截锥体构成,而截锥体又由四个梯形侧壁1、2、3、4、一个底面5和一个遮盖面6构成,其中侧壁1、2、3、4通过缝线7相连,侧壁下边缘与底面通过缝线8相连,侧壁上边缘与遮盖面6则通过缝线9相连。盖板6具有一个进料口10,而内衬套11从该进料口伸出,且内衬套可由箍圈(Bund)11′或类似物进行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沥青应用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沥青应用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0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