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聚烯烃组合物的层压织物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09129.9 | 申请日: | 2008-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8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C·A·卡夫利;D·K·法默;J·M·兰伯特;L·洪;R·O·瓦德鲍尔;Y·D·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维斯塔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段晓玲;李连涛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烯烃 组合 层压 织物 结构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7年9月28日递交的申请号为60/975918的临时申请的优先权。
背景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多层结构的制品。该层包括与聚烯烃组合物结合的织物和/或聚氨酯泡沫。
相关技术概述
聚烯烃可用作各种基底的胶粘剂。这种热塑性胶粘剂通常需要热和压力以形成足够的粘结强度。虽然热熔性胶粘剂是环保的且易于作为薄膜施加,但当遭受重复拉伸循环时,其通常具有高的永久变形和差的回复性。因此,需要克服热熔性胶粘剂性能缺陷的胶粘剂。合乎需要的是,相对于传统的热塑性聚氨酯和热熔性胶粘剂,这种胶粘剂也提供织物其它的优良性能例如柔韧性、外形保持性和透气性。
发明内容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包括至少两层的多层制品,其中之一是聚烯烃组合物。该聚烯烃组合物可在基底上形成所述层中的一层,例如作为聚烯烃组合物层。该聚烯烃组合物可以是任何适合的形式例如膜、无纺织物、粉末、分散粉剂、熔体,以及它们的组合。该聚烯烃组合物可以与所述层邻接或位于所述层之间,还可以为所述制品提供粘结性、可塑性、外形保持性和柔韧性。
一些实施例提供了包括多层的制品,其已经经过挤压、层压和/或模制。该制品包括至少两层,其中所述层中的一层是膜、无纺织物或熔体状态的聚烯烃组合物。
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提供了制品,其包括至少一个织物层和至少一种聚烯烃组合物,该聚烯烃组合物选自膜、无纺织物、熔体、粉末、分散粉剂以及它们的组合。
发明详细描述
这里所用的术语“多孔的”指在该基底的表面、其内部或贯穿其厚度的任何点包括空隙或者孔的基底,或指本发明的制品可接触到的任何材料。该基底可以独立的和连续的或不连续的,且任意的包括一个附加的基底。
这里所用的术语“压制”或“压制的”指已经施加过热和/或压力以提供基本上平面的结构的制品。
这里所用的术语“泡沫”指任何可用于织物结构的合适的泡沫,例如聚氨酯泡沫。
这里所用的术语“分散体(dispersion)”指体系,其中分散相由细碎颗粒组成,并且连续相可以是液体、固体或气体。
这里所用的术语“制品”指包括膜、无纺织物、粉末、分散粉剂或成形制品和基底的制品,例如纺织织物,由于这里所述的分散体或成形制品的应用,其可以部分的具有或不具有至少一种弹性。该制品可以是任何适合的结构,例如一维、二维和/或三维。
这里所用的术语“织物”指针织、机织或无纺材料。针织织物可以是平针织物、圆筒形针织物、经编织物、窄松紧带(narrow elastic)和花边。机织织物可以是任何结构,例如纬缎、斜纹、平纹组织、变化重平组织(oxford weave)、方平组织和窄松紧带。无纺材料可以是熔喷、纺丝粘合、湿法成网、基于粗梳纤维的短纤维网(carded fiber-based staple web)等。
这里所用的术语“基底”指本发明的制品可能接触的任何材料。基底实质上可以是一维的例如纤维、二维的例如平面片材、或三维制品或不平的片。平面片材例如可以包括纺织织物、纸、植绒制品和网幅。三维制品例如可以包括皮革和泡沫。其它基底可以包括木材、纸、塑料、金属、和复合材料(composite)例如混凝土、沥青、体育馆用地板(gymnasium flooring)和塑料片(plastic chip)。
这里所用的术语“硬纱(hard yarn)”指基本上没有弹性的纱。
这里所用的术语“模制的”制品指制品或成形制品的形状响应热和/或压力的施加而改变的结果。
这里所用的术语“源于”指用另外一种材料制成的物质。例如,膜可能源于可以干燥的分散体。
这里所用的术语“模量”指在产品上的压力比,用力/每单位线密度或面积来表示。
这里所用的术语“聚烯烃”表示包括由C2到C20单体制备的聚烯烃。它包括共聚物和三元共聚物例如乙烯-丙烯共聚物。在此通过引用纳入了Datta等人的美国专利US 6,867,260给出的有用的聚烯烃共聚物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维斯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因维斯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9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陆两用车辆
- 下一篇:一种磺苄西林钠化合物及其新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