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顶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08806.5 | 申请日: | 2008-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1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S·施莱尔马克;K·弗兰肯;K·米勒;H·-J·利比格;D·米斯;D·莱格勒;J·沃科克;F·基塞韦特;M·科尔布尔;T·斯特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65/06 | 分类号: | B62D65/06;B32B3/02;B32B7/02;B60R13/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石克虎;林森 |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 模块 | ||
1.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顶模块,其包括:
外皮;
在其整个表面上紧邻所述外皮的材料层;和
紧邻所述材料层的间隔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于所述外皮的热膨胀系数,且 选择材料层的热膨胀系数以基本上避免在-20℃~+80℃范围的温度变化时 复合材料的变形;并且
所述间隔层包括在其一个或两个主表面之上由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层 覆盖的芯材,
其中该材料层的周边在背离所述外皮的那侧上无所述间隔层,由此界 定出周边区域,该周边区域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覆盖。
2.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包括塑料膜、金属 箔或模内涂层中的至少一种。
3.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包括用聚碳酸酯或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间隔层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表面层共挤出的 膜,或者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单层膜。
4.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的厚度为0.2mm~ 5mm。
5.权利要求4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皮的厚度为0.5mm~ 1.5mm。
6.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层包括聚氨酯聚合 物的弹性层。
7.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层具有0.5MPa~ 50MPa的弹性模量。
8.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层具有0.3mm~6mm 的厚度。
9.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层具有0.5MPa~ 50MPa的弹性模量和0.3mm~6mm的厚度。
10.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的芯材包括膨胀 塑料材料、金属或天然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11.权利要求10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包括蜂窝状纸板。
12.权利要求1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纸板的孔眼大小 为4mm~12mm。
13.权利要求10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状纸板芯的两侧 均覆盖有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层,该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层的厚度为 0.01mm~2mm且浸渍有聚氨酯聚合物。
14.权利要求13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的聚氨酯层 的厚度分别为0.1mm~1mm。
15.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的厚度为 0.1mm~100mm。
16.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的纤维增强的 塑料材料包括玻璃纤维增强的聚氨酯聚合物。
17.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的纤维增强的 塑料材料的厚度范围为3mm~40mm。
18.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边区域的纤维增强的 塑料材料覆盖所述材料层表面积的2~70%。
19.权利要求18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 覆盖所述材料层表面积的10~25%。
20.权利要求1的车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层的厚度对应于所 述周边区域的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韦巴斯托股份公司,未经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韦巴斯托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880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吹风功能的轮胎硫化机下护罩
- 下一篇:充气轮胎模具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