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轴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08508.6 | 申请日: | 2008-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8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鲁·P·马吉雷;沙内·E·迈尔斯;哈罗德·W·西兹;马诺伊·V·班迪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轮轴制造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周艳玲;罗正云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机车(motorcycle),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具有多 个从动轮的机车,例如三轮机车或三轮车,的轴组件。
背景技术
例如具有多个从动轮的机车,通常采用诸如带或链之类的循环动力传送 元件,以将旋转动力从动力传动系(powertrain)传送到用于驱动一对后轮的 链轮。当需维修链轮或需更换循环动力传送元件时,常常有必要拆卸这种机 车的后轴组件,使得轴架组件沿侧向分为两个或更多个部分。虽然所述构造 允许在这种轴组件具有相对较低的体积要求时以相对便宜的方式构建轴组 件,不过,已经注意到这种构造的一些缺点。在这点上,需要将机车基本拆 开以更换循环动力传送元件。由此,如果诸如带之类的循环动力传送元件出 现故障,则在路上维修三轮车是不现实的。因此,仍然需要用于具有多个从 动轮的机车的改进的轴组件。
发明内容
在一种形式中,本教示提供一种用于将循环动力传送元件安装到机车的 差速器组件的方法,所述机车具有带有两个驱动轮的轴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使第一和第二轴杆组件从差速器组件向外滑动,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杆组 件与所述差速器组件脱离接合;将一对轴承盖从载架移除;将所述差速器组 件从所述载架移除;将所述循环动力传送元件围绕所述差速器组件安装;将 所述差速器组件装回到所述载架;将所述轴承盖安装到所述载架,以将所述 差速器组件紧固到所述载架;和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杆组件向内滑动,以使 所述轴杆组件接合到所述差速器组件。
在另一形式中,本教示提供一种制造轴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 供具有载架和一对轴承盖的载架组件;移除所述轴承盖;从具有至少两个不 同差速器组件的组中选择差速器组件;将所选择的差速器组件装配到所述载 架;和将所述轴承盖安装到所述载架以将所选择的差速器组件紧固到所述载 架组件,使得所述差速器组件能够围绕预定轴线旋转。
在又一形式中,本教示提供一种用于机车的轴组件,所述机车具有一对 后轮。所述轴组件可包括:轴架,差速器组件,一对轴杆,和循环动力传送 元件。轴架组件具有载架组件和一对轴管。所述载架组件包括载架和一对轴 承盖,所述轴承盖被可移除地连接到所述载架以限定一对轴承轴颈部分。所 述载架限定具有开口的差速器腔,所述轴承盖能够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载架 移除。所述轴管牢固地连接到所述载架。差速器组件包括:差速器,链轮, 和一对差速器轴承。所述差速器包括具有一对耳轴的差速器壳体。所述链轮 连接到所述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轴承安装在所述耳轴上。所述差速器轴 承被接纳在所述轴承盖与所述载架之间以将所述差速器组件可旋转地安装到 所述轴架组件。轴杆被接纳穿过所述轴管并连接到所述差速器组件。循环动 力传送元件连接到所述链轮并且延伸到所述载架中的开口之外。
通过在此提供的描述,更多应用领域将变得明显。应理解的是,这些描 述和具体示例仅用于例示目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图解目的,而并不想以任意方式限制本公开内容 的范围。
图1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教示构建的机车的示意性图解;
图2是图1的机车的一部分的前视立体图,其更详细地图解后轴组件;
图3是后轴组件的后视立体图;
图4是后轴组件的正视图;
图5是后轴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后轴组件的后视图;
图7是后轴组件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8是图7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其更详细地图解载架和差速器组件;
图8A是载架的立体图;
图9是图7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其更详细地图解差速器组件;
图10是图7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其更详细地图解轴杆组件的远端;
图11是类似于图7但是穿过机车所取的的截面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教示构建的两族后轴组件的示意性图解;
图13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教示构建的另一后轴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后轴组件的示意性图解;
图15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教示构建的另一后轴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轮轴制造公司,未经美国轮轴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8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铝颗粒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拒水微粒和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