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发用染料及染发用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8413.4 | 申请日: | 200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8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昌彦;入佐史郎;高桥英治;吉川胜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8/49 | 分类号: | A61K8/49;A61K8/34;A61Q5/10;C07D265/38;C09B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发 染料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染发用染料及染发用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 一种适合于对人的毛发及家畜的毛发中所含有的角蛋白纤维(keratin fiber)进行 染色的、由阳离子染料构成的染发用染料及染发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通常,染发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化学反应型(染发剂,oxidative hair colorants) 与物理吸附型(染发料,hair colorants)。上述化学反应型是将对苯二胺等氧化 染料在使用时与过氧化氢水混合,由此使发中的黑色素脱色及氧化呈色,与人 的毛发中所含有的角蛋白纤维发生化学反应。上述物理吸附型是使酸性染料或 碱性染料等直接染料物理性地吸附于具有正或负电荷的角蛋白纤维上,由此使 染料分子渗透并染着于发中。
大部分的毛发染色方法中使用氧化染料,是通过在毛发上赋予无色的前 驱物,并使该前驱物进行氧化聚合而形成巨大的着色物质。由此虽可长时间地 保持稳定的染色发,但视体质不同,有时部分二胺系的氧化染料会引起皮肤过 敏反应(斑疹)。又,由于含有氨等碱性剂作为其它成分,因此存在刺痛毛发的 缺点。
另一方面,作为使毛发暂时着色的代表性产品,有毛发着色剂或染发液, 该毛发着色剂或染发液的主要染料为化妆品中所使用的酸性染料,与先前的氧 化染料相比,由于过敏反应性较低,因此具有因染发剂而产生斑疹的人亦可使 用的优点。又,由于不使用碱性剂,因此对毛发的损害较少。然而,与化学反 应型的氧化染料相比,存在洗发时容易掉色等缺点。
作为使毛发暂时着色的毛发着色剂等的着色染料,除酸性染料以外可使 用碱性染料等,但由其等所染色的毛发的坚牢度为中等程度。尤其,碱性染料 之中,由阳离子染料所染色的毛发的耐光强韧度或耐洗发精强韧度被认为较 低。
通过恰当地组合染料的三原色(黄、红、蓝)来进行调配,可制备成任意颜 色。尤其于使用反应型染发剂时,由于根据色号来改变其与氧化剂的混合比例, 因此染发时的颜色与色号不同的情形较多。另一方面,于使用毛发着色剂等染 发料时,由于调配各种呈色染料而使用,因此存在容易制备成目标色号等优点。
毛发着色剂、发色护理剂(colour treatment)、染发液等所使用的染料的三 原色中,蓝色系为染发用的基本调配色即棕色系或黑色系所必需的调配色。又, 虽然蓝色系染料占调配系的比例相对较多,但染着性或其色调、强韧度优异者 较少,且褪色时的色调或染色不均等会对作为产品的染发用组合物的质量造成 较大影响。
作为使用上述直接染料对人的毛发或家畜的角蛋白纤维进行快速染色的 方法,有如下方法的相关文献:于适用于染色的溶剂中使用芳基甲烷染料、阳 离子性偶氮染料、次甲基染料、次甲基偶氮染料等进行染色的方法(例如参照 专利文献1),或用阳离子染料对含有角蛋白的纤维、尤其是人的毛发进行染色 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尤其,由于阳离子染料具有较高的染着性与良好的水溶性,因此适用于 对人的毛发及家畜的毛发进行染色,但染色发的耐光强韧度或耐洗发精强韧度 尚不充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50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平8-5075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光强韧度、染着性及耐洗发精强韧度优异 的染发用染料及含有其的染发用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以下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染发用染料。
[化1]
式中,R1及R2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直链或支链的碳原子数为1~5的烷 基,An-表示无机阴离子、有机阴离子或配盐(complex salt)阴离子。
由以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所构成的染发用染料虽属于蓝色系阳离子 染料,但本发明人发现,该化合物对人的毛发或兽类的毛发等中所含有的角蛋 白纤维的染着性非常优异,且耐光强韧度或耐洗发精强韧度亦良好。又,由以 上述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所构成的染发用染料,具有不使用任何助剂就可于室 温下由染料水溶液直接进行染色的优点。再者,以通式(I)表示的化学式亦可用 以下述通式(I′)所表示的共振结构来表示(以下,对具有与通式(I)相同的骨架的 化合物省略共振结构的记载)。
[化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84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