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便器排水通道的吸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8043.4 | 申请日: | 2008-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2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深川雅史;樋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伊奈 |
主分类号: | E03D11/18 | 分类号: | E03D11/18;E03D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孙丽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便器 排水 通道 吸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便器排水通道的吸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的图7中公开了现有的座便器排水通道的吸气装置。该吸气 装置具备抽吸箱和水压式驱动装置,并从连接于座便器本体的水封部下游一侧 的座便器排水通道抽吸空气。
抽吸箱在外壳内设置有能够在设置时的上下方向移动的第1隔膜,并被第 1隔膜划分为上侧的第1室和下侧的第2室。抽吸箱的第2室被连通于座便器 排水通道。水压式驱动装置具有:第2隔膜,通过导水管接受自来水供给而向 上方移动;棒状构件,被安装在第2隔膜上表面,且前端连接于第1隔膜。
该吸气装置在开始座便器冲洗时,自来水被供向水压式驱动装置,从而使 第2隔膜向上方移动。于是,棒状构件将第1隔膜推向上方,使座便器排水通 道内的空气被抽吸至抽吸箱的第2室中。由此,因为能够使冲洗水猛烈地流入 座便器排水通道内,所以能够提前产生强大的虹吸作用。因此,即使通过少量 的冲洗水也能够产生虹吸作用,从而能够将污物向座便器本体外排出。当座便 器冲洗结束时,自来水通过导水管从水压式驱动装置被排出,导致第1隔膜下 降。由此,吸气装置能够为下一次的座便器冲洗做准备。
专利文献1:特开平5-3117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吸气装置中,由于导水管堵塞等而产生自来水未被供 向水压式驱动装置等异常,导致第2隔膜不能向上方移动时,第1隔膜不会被 推向上方,从而导致座便器排水通道的空气抽吸量不充分。此时,有可能无法 产生虹吸作用而导致座便器冲洗不尽人意的情况。另外,在自来水不能完全从 水压式驱动装置排出时,会导致第1隔膜在下降途中停下。此时,在下一次的 座便器冲洗时,座便器排水通道的空气的抽吸量将变少,存在不能产生虹吸作 用而无法良好地进行座便器冲洗的情况。
另外,当设置有座便器本体的地区、建筑物、楼层等设置场所和使用座便 器本体的时间段等的使用状况不同时,因为自来水的每单位时间的供水量等发 生变化,所以导致第2隔膜向上方的移动速度和移动量发生变化。于是,棒状 构件将第1隔膜推向上方的速度等会变化,从而由第2室产生的座便器排水通 道的空气抽吸状态不均匀,导致座便器冲洗不能良好地进行。
即,当第1隔膜被推向上方的速度过快时,在冲洗水未被充分供向座便器 本体的状态下,第2室从座便器排水通道抽吸空气。此时,不能使充足的冲洗 水流入座便器排水通道内,而有可能无法产生虹吸作用。另外,当第1隔膜被 推向上方的速度过慢或者移动量较少时,来自座便器排水通道的由第2室所产 生的空气抽吸力变弱。此时也不能使充足的冲洗水流入座便器排水通道内,仍 然存在不能产生虹吸作用的情况。当没有产生虹吸作用时,污物不能被排出至 座便器本体外,座便器冲洗无法良好地进行。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发明,其要解决的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不论座便器本体的设置场所和使用状况如何,总能产生虹吸作用,从 而能够良好地进行座便器冲洗的座便器排水通道的吸气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座便器排水通道的吸气装置,从被连接于座便器本体的水封部的 下游一侧的座便器排水通道抽吸空气,其特征在于,具备:
抽吸箱,其在外壳内设置有能够在设置时的上下方向移动的第1隔膜,且 通过该第1隔膜被划分为上侧的第1室和下侧的第2室,该第2室被连通于所 述座便器排水通道;
电磁式驱动装置,使该第1隔膜向上方移动。
在该座便器排水通道的吸气装置中,当进行座便器冲洗时,能够通过电磁 式驱动装置在规定的时机,使第1隔膜以规定的速度及规定的移动量向上方移 动。因此,由于从座便器排水通道的空气抽吸状态不会波动,而能够使冲洗水 猛烈地流入座便器排水通道内,所以可靠地产生强大的虹吸作用,从而能够将 污物向座便器本体外排出。
因此,本发明的吸气装置不论座便器本体的设置场所和使用状况,总能产 生虹吸作用,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座便器冲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伊奈,未经株式会社伊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80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