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的车身组合件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07378.4 | 申请日: | 200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1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黑田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段晓玲;林毅斌 |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车身 组合 | ||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供热阻隔性能的机动车辆的车身组合件,所述车身组合件借助由车顶和/或门板模块反射辐射能或者射入或射出极少辐射能而保持机动车辆内部冬暖夏凉,以增强内部结构的绝缘性能并改善热能管理,导致车辆具有改善的能量效率,而不会增加车顶和/或门板模块内部发生湿气冷凝的风险。
2.相关领域描述
机动车辆包括安装在外部车身组合件内的内部结构(乘客室),所述外部车身组合件具有包括金属车顶在内的外部车身结构。已知为了预防天气影响并提供良好的温度调节效应,可将车顶隔热结构连接到金属车顶上以缓冲向内部结构的热传递。在夏季(暖季),一些入射的辐射能被反射回金属车顶,而一些入射的辐射能则被传递至车顶隔热结构,其中一些能量被吸收而一些能量被进一步传递至乘客室内部。在冬季(冷季),辐射能被反向传递。此外,为了根据外部天气调节内部结构的温度,机动车辆通常装备有空调系统。出于环境保护和能量守恒的目的,优选通过辐射能的被动管理来增强车辆的能量效率而不是利用能量密集型的空调系统来调控乘客室的温度。
已尝试提供温度调控效应,例如,美国公布US 2001/0009725A1公开了在车顶内包括红外线反射金属化基底。然而,该组合件容许通过车顶的热传导,这与改善温度调控的目标相违背。此外,所述材料应理想地防止在车顶隔热结构内发生湿气冷凝,同时提供对空气和液体水的屏障并增强车辆的能量效率。
由以上讨论所显而易见的是,需要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组合件中具有改善的水蒸汽渗透性及热阻隔性能的材料。
发明概述
根据第一实施方案,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车身组合件,所述车身组合件包括机动车辆的外部车身结构、以距所述外部车身结构预定的距离设置在外部车身结构与乘客室之间的内部构件、以及水蒸汽可透过的金属化复合片材,所述复合片材包括具有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的片层以及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片层的所述第一外表面上的多层涂层,所述多层涂层包括:邻近所述片层的第一外表面的第一金属涂层和沉积在所述金属层上的外部有机涂层,所述第一金属涂层具有介于约15纳米和200纳米之间的厚度;所述外部有机涂层的组成包含的材料选自有机聚合物、有机低聚物以及它们的组合,所述外部有机涂层具有介于约0.2微米和2.5微米之间的厚度,其中所述金属化复合片材在所述预定距离内设置在所述外部车身结构与所述内部构件之间,使得所述第一金属涂层面向所述外部车身结构,并且所述金属化复合片材与所述外部车身结构之间的距离为至少6mm。
附图概述
图1为根据现有技术位于机动车辆的车身组合件内的车顶隔热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用于布置在机动车辆的车身组合件内的车顶隔热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3和4比较了根据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的车顶隔热结构分别在夏季和冬季测量的温度变化。
发明详述
如本文所用,术语“非织造织物”、“非织造片”、“非织造层”和“非织造纤维网”是指单独股线(例如纤维、长丝或细线)的结构,所述股线以无规方式定位以形成不含可确认图案的平面材料,其与针织或者编织的织物形成对比。术语“纤维”用于本文以包括短纤维以及连续长丝。非织造织物的实例包括熔喷纤维网、纺粘非织造纤维网、闪蒸纺丝纤维网、包括粗梳纤维网和气流法纤维网的短纱基纤维网、射流喷网、以及包括一种以上的非织造纤维网的复合片材。
术语“织造片”用于本文是指通过编织交叉的经线和纬线图案形成的片结构。
如本文所用,术语“纺粘纤维”是指通过将熔融热塑性材料由喷丝头的多个细小的、通常为圆形的毛细管挤出成纤维而被熔纺的纤维,随后通过拉伸并随后淬灭纤维而迅速减小挤出纤维的直径。
如本文所用,术语“熔喷纤维”是指通过熔喷而被熔纺的纤维,所述熔喷包括通过多个毛细管将可熔融加工的聚合物作为熔融流挤出到高速气体(例如空气)流中。
如本文所用,术语“纺粘-熔喷-纺粘非织造织物”(“SMS”)是指包括熔喷纤维网的多层复合片材,所述熔喷纤维网夹置在两个纺粘层之间并结合到两个纺粘层上。可将附加的纺粘层和/或熔喷层掺入到复合片材中,例如纺粘-熔喷-熔喷-纺粘纤维网(“SMMS”)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73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潮汐能量发电机
- 下一篇:掺烧乙醇的柴油发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