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高血压的协同联合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0880107104.5 | 申请日: | 2008-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8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M·泽尔卡;E·帕兰;K·赫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库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01 | 分类号: | A61K31/0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进;黄可峻 |
地址: | 以色列*** | 国省代码: | 以色列;I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高血压 协同 联合 药物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类胡萝卜素的组合物领域及其在治疗、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与其相关的病症和降低心血管疾病以及与其相关的病症发展的风险的用途。所述组合物尤其可用于降低血压。
发明背景
类胡萝卜素为于某些植物和藻类中发现的天然存在的颜料。例如,番茄的红色和玉米的黄色源自类胡萝卜素。哺乳动物不能重新合成类胡萝卜素,并且必须通过其膳食得到它们。已经显示高水平地膳食摄取类胡萝卜素与降低某些类型的癌症、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的发生率有关。皮肤的光保护作用也与类胡萝卜素的高水平膳食摄取有关。其中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六氢番茄红素、八氢番茄红素、虾青素和角黄素(cathaxanthin)为已经被发现并证实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对血管系统具有有益作用的类胡萝卜素。
出现的证据提示源自膳食的抗氧化剂,尤其是类胡萝卜素,可通过减少对内皮细胞的氧化性损伤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作用[1-3]。番茄及其产品代表了具有抗氧化剂特性的不同类型化合物例如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α-生育酚的主要来源。另外,由于其高消耗量,在西方膳食中番茄代表了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来源。类胡萝卜素减少了粘着分子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和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结合[4]。另外,在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炎性标记;可溶性ICAM、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之间的反比关系已经得到证实[5]。本发明的申请人先前已经显示含有番茄汁提取物的胶囊(Lyc-O-Mato)有意义地在患有原发性高血压且不需要医学治疗的个体中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6]。申请人已经进一步证实了对所治疗的中度高血压患者补充Lyc-O-Mato导致了其血压显著降低,这与血液中升高的番茄红素浓度和亚硝酸盐水平即NO衍生物一致[7]。然而,番茄汁香精的抗氧化剂作用的精确位点及其血压降低特性的机理还未知。
US 5705526(Fujiwara等)涉及了通过给予所述患者高胆固醇血症治疗剂来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方法,所述治疗剂包含番茄红素作为其中的有效成分,其中所述番茄红素以1-25mg/天/成人范围内的量给予所述患者。以Lycored Natural Industries Ltd.的名义申请的PCT/IL98/00286(WO 98/57622)描述了番茄红素与维生素E的协同混合物用于抑制人血液中LDL氧化,并因此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症发展的用途。
影响大量群体的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降低血压的方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有至少三类已知的方法用于降低哺乳动物的血压:
1)类别1:对血脂特性的长期疗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症以增加血管的截面积。所述治疗通常为通过降低血液中LDL浓度和调节LDL/HDL比例,和防止/抑制血液中LDL的氧化。
2)类别2:治疗血液的物理性质(例如降低粘度和抑制/防止血小板聚集);
3)类别3:治疗血管的物理/机械特性(例如动脉壁的柔韧性和血管扩张剂应答)。
类别1治疗对患者的作用通常可在较长期的治疗(例如多于2周)后观察到,而类别2和3的治疗在较短时间内产生作用(例如2天-3周)。
可引起高血压的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症按照类别1治疗。类别2和3中的治疗方法采用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和血管舒张药物例如硝苯地平。存在与所述药物使用有关的不期望的副作用。
Galley等,Clinical Science(1997)92,361-365公开了降低血压有效的口服抗氧化剂协同联合药物(combination),该联合药物包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及其它抗氧化剂。
以Lycored Natural Industries Ltd.名义的PCT/IL02/00054(WO02/058683)描述了用于降低血压的组合物和方法,所述组合物包含有效量的类胡萝卜素,该类胡萝卜素选自番茄红素、六氢番茄红素、八氢番茄红素、虾青素和角黄素或其混合物。
需要按照类别2和3降低血压的方法,该方法没有所述副作用并且基于天然产物。
发明概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库德有限公司,未经利库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71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