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胞培养器具和使用该器具的细胞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6786.8 | 申请日: | 2008-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中泽浩二;堺裕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北九州产业学术推进机构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N5/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白丽;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培养 器具 使用 方法 | ||
1.一种细胞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部和框部,
所述基部形成有包含多个能保持细胞的第1孔的孔组,
所述框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所述孔组的周围,形成能保持溶液的第2 孔,
所述基部是通过在第1基板部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形成多个有底孔作为 所述多个第1孔而形成的、或者是通过使第2平板与形成有多个贯穿孔的 第1平板的表面之一粘接来形成所述多个第1孔而形成的,
所述第1孔的边缘孔与所述框部的距离为5.0mm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是通过在第1基板部的上表面的一部分形成多个有底孔作为 所述多个第1孔而形成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是通过使第2平板与形成有多个贯穿孔的第1平板的表面之 一粘接来形成所述多个第1孔而形成的。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孔的开口部的面积为100~1000000μm2的范围。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和所述框部分别由相互独立形成的基部部件和框部部件构 成,
所述框部部件形成有与所述孔组对应的贯穿孔,并被构成为能安装于 所述基部部件上并能从所述基部部件上卸下,
在所述框部部件安装于所述基部部件的状态下,形成于所述框部部件 的所述贯穿孔的内壁设置在所述孔组的周围,形成所述第2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部部件上相互分离地形成有多个所述孔组,
在所述框部部件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分别与所述多个孔组中的一个对应 的所述贯穿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部部件上形成有多个分别与所述多个孔组中的一个对应的所 述贯穿孔,
在所述框部部件安装于所述基部部件的状态下,形成于所述框部部件 的所述多个贯穿孔的各内壁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孔组的周围,形成多个 所述第2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部部件和所述框部部件上分别形成有能在对应的位置上相互 结合的第1结合部和第2结合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部部件上相互分离地形成有多个所述孔组,
所述第1结合部形成在所述多个孔组的各自的周围。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结合部和所述第2结合部中的一个形成为凸形,另一个形成 为凹形,并能相互嵌合。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将所述基部部件和安装于所述基部部 件的所述框部部件一体保持,具有与所述基部部件和所述框部部件的各自 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抵接并将所述基部部件和所述框部部件的相对位置固 定的抵接部。
12.一种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包含:通过在所述第1孔中培养细胞,在所述第1孔中形成细胞组 织体。
14.一种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细胞培养器具,并包含如下工序:
在所述框部部件安装于所述基部部件的状态下,通过向所述细胞培养 器具中的所述第2孔中注入含有细胞的溶液,从而向与所述第2孔对应的 一个所述孔组接种所述细胞的工序;
以及,从所述基部部件卸下所述框部部件,在所述孔组中培养所述细 胞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北九州产业学术推进机构,未经财团法人北九州产业学术推进机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678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光学玻璃和使用该光学玻璃的光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