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6078.4 | 申请日: | 2008-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6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折口贵彦;庄司秀彦;武藤泰明;泽田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28 | 分类号: | G09G3/28;G09G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侯颖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方法 等离子体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选择性地使多个放电单元放电而使图像显示于等离子 体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驱动方法、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结构)
作为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以下,略写为“面板”)的代表性的交流面 放电型面板,在相对配置的前面板与背面板之间具有多个放电单元。
前面板包括:前面玻璃基板、多个显示电极、介质层、以及保护层。 各显示电极包括一对扫描电极及维持电极。在前面玻璃基板上相互平行地 形成多个显示电极,覆盖这些显示电极而形成介质层及保护层。
背面板包括背面玻璃基板、多个数据电极、介质层、多个隔壁、以及 荧光体层。在背面玻璃基板上平行地形成多个数据电极,覆盖这些数据电 极而形成介质层。在该介质层上与数据电极平行地分别形成多个隔壁,在 介质层的表面和隔壁的侧面形成R(红)、G(绿)及B(蓝)的荧光体层。
然后,相对配置前面板与后面板,使得显示电极与数据电极立体交叉, 并且进行密封,在内部的放电空间封入了放电气体。在显示电极与数据电 极相对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
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面板中,在各放电单元内由于气体放电而产生紫 外线,由该紫外线激励R、G及B的荧光体而发光。由此,进行彩色显示。
作为驱动面板的方法,使用了子场法。在子场法中,将一个场期间分 割成多个子场,在各个子场中通过使各放电单元发光或不发光而进行灰度 显示。各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以及维持期间。
(已有的面板的驱动方法1)
在初始化期间中,在各放电单元中进行微弱放电(初始化放电),形 成用于接下来的写入动作所需的壁电荷。而且,初始化期间具有产生用于 减小放电延迟、稳定地产生写入放电的引火的作用。在此,所谓引火,是 指成为用于放电的起爆剂的激励粒子。
在写入期间中,向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并且向数据电极施加 与要显示的图像信号相对应的写入脉冲。由此,在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之 间选择性地产生写入放电,选择性地形成壁电荷。
在接下来的维持期间中,将与要显示的亮度相对应的预定次数的维持 脉冲,施加到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由此,在因写入放电而形成壁电 荷的放电单元中,选择性地引起放电,该放电单元发光。
在此,在上述初始化期间中,为了使各放电单元中产生微弱放电,调 整施加到各个扫描电极、维持电极以及数据电极的电压。
具体而言,在初始化期间的前半部分(以下,称为上升期间),在将 数据电极的电位保持在0V(接地电位)的状态下,将缓慢上升的斜坡波形 施加到扫描电极。由此,在上升期间中,在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之间、以 及维持电极与数据电极之间,产生微弱放电。
另外,在初始化期间的后半部分(以下,称为下降期间),在将数据 电极的电位保持在接地电位的状态下,将缓慢下降的斜坡波形施加到扫描 电极。由此,在下降期间中,在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之间、以及维持电极 与数据电极之间,产生微弱放电。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这样在初始化期间中、向扫描电极施加斜坡 波形或者阶段性地上升或下降的电压的面板的驱动方法。由此,累积在扫 描电极及维持电极上的壁电荷被消去,在各个扫描电极、维持电极以及数 据电极上累积用于写入动作所需的壁电荷。
然而,实际上有时在上升期间中在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之间会产生强 放电。在此情况下,容易在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之间也产生强放电,在放 电单元内产生大量的壁电荷以及大量的引火,在下降期间也产生强放电。
若在初始化期间产生强放电,则累积在扫描电极、维持电极以及数据 电极上的壁电荷被消去。因此,不能在各电极形成用于写入放电所需的适 量的壁电荷。
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揭示了防止初始化期间中产生强放电的面板的驱 动方法。
(已有的面板的驱动方法2)
图15是使用了专利文献2的面板的驱动方法的面板的驱动电压波形(以 下,称为驱动波形)的一个例子。在图15中,示出了在维持期间、初始化 期间以及写入期间中施加到各个扫描电极、维持电极以及数据电极的驱动 波形。
如图15所示的那样,在本例中,在初始化期间的上升期间中,数据电 极保持在高于接地电位的电位V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6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