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救生筏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05352.6 | 申请日: | 2008-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K·M·约恩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金救生设备(丹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C9/23 | 分类号: | B63C9/23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志强 |
| 地址: | 丹麦埃***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容纳充气式救生筏的容器的救生筏系统以及使用充气 气体向救生筏充气的装置,使用的充气气体优选为CO2或者为混合气体。
背景技术
封闭在可自身打开的容器内的充气式救生筏是公知的,并在全球范围内作 为几乎任何商船和舰船的强制性救生装置使用。
救生筏通过使用来自气罐的充气气体,优选为CO2进行充气。该气罐被连 接到救生筏上,并将气体从气罐分配到可膨胀的腔室中。根据救生筏的类型和 大小来设置一个或多个的气罐与救生筏连接。进一步的,来自一个气罐的气体 可分配到救生筏上的一个或多个的充气口中。
当CO2从气罐输出进入到救生筏中时,发生膨胀性冷却,其能导致CO2的 形态“雪化”,因此造成局部温度低于-40℃。在这样的温度下,可膨胀腔室的结 构被冻结,失去了它的弹性,并且该充气时间将由该温度能够以多快的速度上 升而决定。试图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气体入口管口来解决CO2形态雪化的做法 是已知的,这适合用来限制或者阻止CO2形态雪化。
进一步的,一种设备已经被提供用来减轻当冷的可充气气体冲击可膨胀腔 室表面时产生的这一问题。上述设备是一种细长的、多孔的圆筒,其具有纵向 通道和侧开口。圆筒被定位在气体入口阀上方,并且气体入口阀的出口通道被 定位在该圆筒的侧开口内。气体从出口通道流出、沿轴向穿过纵向通道流向圆 筒的两端,并穿过圆筒材料分散到可膨胀腔室中。
公知的是解决与从气罐中流出的液态CO2快速蒸发以及CO2干冰形成相关 的问题,为了实现预定的蒸发作用,必须从周边的环境中传导热量。众所周知的, 如果全部的充气气体仅从一个入口进入,那么要使得该位置具备足够的热量供 应是存在高风险的。该入口会因结成一个大冰块而无法使用,那么气体将只能 慢慢地从该入口进入。另一方面,如果该液态气体被分成多次供应到不同区域, 充入气体的总量将会从紧邻周边吸收更多的热量,对于一个大型的救生筏,即 使单独使用一个气罐,实际中可以实现规定的且相对短暂的充气时间,例如,3 分钟。
上述所有解决CO2干冰形成的方法都或多或少依靠周边环境的热量,并且 它们或多或少地试图通过增加气体的接触面接来解决上述问题。所有上述解决 方案依赖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当救生筏必须在低温环境,例如-30℃中充气时, 将会存在问题。
放置在在低温地区航行的船上或艇上的救生筏系统会进一步产生容器的结 冰问题。如果容器结冰,将会造成释放系统无法工作的危险。船员试图通过使 用抗冻液涂敷容器和冒着损坏容器的风险铲除容器上的浮冰的手段来克服这一 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缺点,需要提供一种灵活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完全地或部分地克服前面提到的现有技术的不利因素和缺 点。更具体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充气并使CO2干冰形成最小 化的救生筏系统。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被冰覆盖的救生筏系统。
上述目的以及许多其他目的、优点和特点,将在以下描述中变得清楚,并 且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通过一种在容器内进一步包括加热系统的装置来实 现。通过带有加热装置的系统使得CO2干冰形成最小化或避免其发生成为可能, 并进一步使得避免容器被冰覆盖成为可能。
在本申请中的术语“救生筏”的含义是指可充气的救生设备,如救生筏、平 台、小舢板。
根据本发明,可以为该系统提供加热的气体。该加热的气体可以通过例如 吹入的方式进入容器。优选的,该气体可以是干燥的加热气体,例如空气。
根据本发明,该系统可通过一条或多条的电热缆线来加热。该电热缆线没 置在容器内部的一个或者两个容器部分中。该电热缆线可以进一步与救生筏隔 离。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可将电缆铸入或嵌入容器部件中。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该系统可通过一个或多个的加热垫进行加热。该 加热垫可通过液体或者例如电来加热。电热垫可通过在加热垫内前后延续的缆 线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根据本发明,该系统可以使用均匀分布在加热垫一侧中的沟槽 内的电热缆线来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金救生设备(丹麦)有限公司,未经维金救生设备(丹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5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