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装体、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05350.7 | 申请日: | 2008-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早川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5B55/10 | 分类号: | B65B55/10;B65B55/04;B65D81/24;B65D85/72;B67C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平元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瓶等容器内以商业无菌的形式填充有饮料等内容物的包 装体、其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1)根据食品卫生法,对于加入指定的碳酸气体压力的酸性饮料(pH<4), 无须进行杀菌,而对于包含植物或动物的组成成分的情况,无论是否存在 碳酸气体压力,均须进行杀菌,因此,对于包含植物或动物的组成成分且 pH小于4.0的含碳酸的饮料(例如,乳性碳酸饮料、含果汁碳酸饮料、果实 着色碳酸饮料)而言,必须在65℃下进行10分钟加热。
所述杀菌按照下述方式进行,例如,将酸性饮料填充在耐热、耐压瓶 中,用盖体进行密封之后,自耐热、耐压瓶的上方喷淋65℃~75℃左右的热 水。由此完成对内容物、瓶以及盖体的杀菌。
(2)另外,根据食品卫生法,当饮料的pH为4.0~4.6时(例如,番茄汁、 蔬菜汁等蔬菜类饮料),必须要在85℃下进行30分钟加热。
就该杀菌而言,通常采用被称为热装(hot pack)法的杀菌方法。热装法 利用下述方法获得包装体:例如,将饮料加热至90℃~140℃左右,对饮料 本身进行杀菌,再在85℃~95℃下将该饮料填充至耐热瓶中,对瓶内表面进 行杀菌,用盖体进行密封后,使瓶倒置,从而对盖体内表面进行杀菌,在 巴氏杀菌器中进行阶段性冷却,由此得到包装体。通过该热装法,不仅可 对饮料进行杀菌,同时还实现了对耐热瓶及盖体的杀菌。
对于瓶由例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情况,如果用温度高 于85℃的热水进行杀菌,则可能导致瓶发生变形。为了防止该瓶的变形, 还提出了下述方法:将65~85℃的热水间歇性地喷射到瓶中,以清洗瓶内表 面,然后,在常温下填充酸性饮料并进行密封(例如,参见专利文献6)。
(3)此外,根据食品卫生法,当饮料的pH在4.6以上时(例如,奶茶等红 茶饮料,绿茶、大麦茶、混合茶等茶饮料),要求利用对于消灭可生长的微 生物能够显示出充分效果的方法来进行杀菌。
为了制造这样的饮料的无菌包装体,采用的是无菌法。该无菌法是下 述方法:使瓶在无菌环境下行进,同时对瓶进行预加热,利用作为杀菌剂 的过氧化氢的雾对瓶进行杀菌后,对瓶进行清洗,在常温下将经过杀菌的 饮料填充到瓶中,然后,用盖体将瓶密封,从而制造出无菌包装体(例如, 参见专利文献1)。
另外,在上述热装法中,在进行填充操作之前,利用对上述饮料本身 进行杀菌时的杀菌方法对生产线进行杀菌处理,所述生产线是从饮料的调 制槽到用于将饮料填充到瓶中的填充机之间的线路。
对该生产线的杀菌处理例如可通过使85℃的热水在生产线的配管内循 环约30分钟来进行。
进行热水循环之后,不对配管进行冷却,而是在生产线内流通被加热 至指定温度的饮料,并将该饮料填充到瓶等中,从而,利用经过加热的饮 料使生产线内保持杀菌状态。
在上述无菌法中,在进行填充操作之前,利用对上述饮料进行杀菌时 的杀菌方法对生产线进行杀菌处理,所述生产线是从饮料的调制槽到用于 将饮料填充到瓶中的填充机之间的线路。
也有例如通过组合使用过氧化氢和蒸汽来进行该生产线的杀菌处理的 情况(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但通常是通过使120℃~130℃的蒸汽在配管 内流通例如20分钟~30分钟来进行。然后,向配管内供应无菌空气以使配 管冷却,当配管内温度降至常温(2℃~40℃左右,因内容物而异)时开始填充。
此外,无论是上述热装法还是无菌法,在开始填充操作之前,都要预 先对无菌腔(chamber)内进行杀菌处理,所述无菌腔将无菌包装装置包围(例 如,参见专利文献2、4、5)。
从上述对瓶进行杀菌、到填充饮料等、直到利用盖体进行密封的通路 由无菌腔覆盖,而对于无菌腔的内部,也要在填充操作之前采用对上述饮 料、瓶等进行杀菌时的杀菌方法来进行杀菌处理。
作为传统的无菌腔的杀菌方法,已提出了下述方法:依次进行过乙酸 的喷雾、无菌水的导入、热空气的导入、过氧化氢的喷雾、热空气的导入(例 如,参见专利文献2);依次利用过乙酸类药剂进行杀菌、利用热水进行清 洗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以及,从开始填充操作之前到填充操作 过程中,将空气中混合有过氧化氢、过乙酸等灭菌剂而得到的气体吹入到 无菌腔内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9414号公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5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