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装部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05293.2 | 申请日: | 2008-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M·迪佩尔;W·洛瓦泽;M·霍夫曼;A·威萨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尔坎技术及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B65D1/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石克虎;李连涛 |
| 地址: | 瑞士莱***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装 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由成形的塑料制成的包装部件,其具有对水蒸气和气体好的阻透作用的无机阻挡层,该包装部件含有在真空下用具有所需阻透作用的材料产生的涂层,其特征在于,该真空涂层被涂以罩面漆层来防磨损和防腐蚀和用于改进机械稳定性。
2.权利要求1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该罩面漆层的厚度为1-30μm,优选1-5μm。
3.权利要求1或2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包装部件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环烯烃共聚物(CO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胺(PA)以及由所述材料制备的层压体成形。
4.权利要求1或2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包装部件由下列物质成形:可成堆肥的聚合物,特别是基于可重复使用的原材料的聚合物,如基于淀粉的聚合物(淀粉共混物)、PLA(聚交酯)、PHA(聚羟基烷酸酯)型聚酯如PHB(聚羟基丁酸酯)、PHV(聚羟基戊酸酯)、由化学改性纤维素制成的纤维素材料、其它的由化学改性纤维素制成的材料;基于可重复使用的原材料的聚合物特别是特殊的聚酯,如基于PDO(生物丙二醇)的;特殊的聚酰胺,如由篦麻油制备的;以及PE(聚乙烯)、聚丙烯(PP)和PVC(聚氯乙烯)、基于由例如甘蔗制备的生物乙醇,以及特殊的由原油或天然气制备的合成聚酯或由所述材料制备的层压体。
5.权利要求1-4之一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该包装部件通过平膜材料的热成形、通过注塑或通过注塑和吹塑的组合(注射吹塑)或挤出和吹塑的组合(挤出吹塑)成形。
6.权利要求1-5之一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该阻挡层由借助于等离子体-CVD,优选通过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使用HMDSO(六甲基二硅氧烷)或TEOS(四乙氧基硅烷),特别是借助等离子体预处理使用HMDSO和氧、HMDSO和氮、TEOS和氧或者TEOS和氮产生的陶瓷层组成。
7.权利要求1-6之一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该阻挡层由借助于溅射法产生的氧化物层或氮化物层或硫化物层组成。
8.权利要求1-7之一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该阻挡层由借助于溅射法产生的铝、钢、铜、锡、锌、银或它们的混合物的金属层组成,对非灭菌应用,优选为铝的金属层,对灭菌应用,优选为银、钢、锡或锌的金属层。
9.权利要求1-8之一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该罩面漆由基于天然粘合剂的漆体系组成,视需要与交联树脂特别是异氰酸酯、蜜胺树脂或脲树脂、硅烷或金属醇盐、缩聚树脂、加聚树脂、聚合树脂,特别是溶胶凝胶漆、硅酸盐和硅酮交联。
10..权利要求1-8之一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用于改进阻氧特性和/或耐灭菌特性的罩面漆由基于EVOH、PVDC的漆、阳离子或自由基UV-硬化漆或基于烷氧基硅烷和/或金属醇盐和/或无机颗粒的溶胶凝胶漆组成,视需要与交联树脂特别是异氰酸酯、蜜胺树脂或脲树脂、硅烷或金属醇盐交联。
11.权利要求1-8之一的包装部件,其特征在于,该罩面漆由热硬化的或通过辐照硬化特别是通过UV-光硬化或电子束硬化的溶胶凝胶漆体系或丙烯酸酯漆组成。
12.权利要求1-11之一的包装部件,其为容纳充填物的容器和/或针对容器的盖子的形式。
13.用于制备具有对水蒸气和气体有好的阻透作用的包装部件的方法,其中该包装部件由塑料成形,且该包装部件成形后对水蒸气和气体的阻透作用以使用具有所需阻透作用的材料在真空下形成的涂层的形式产生,其特征在于,该真空涂层被涂以罩面漆层来防磨损和防腐蚀和用于改进机械稳定性。
14.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和视需要的盖子由聚乙烯(PE)、聚丙烯(PP)、环烯烃共聚物(COC)、环烯烃聚合物(COP)、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酰胺(PA)以及由所述材料制备的层压体成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尔坎技术及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艾尔坎技术及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52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