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溅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5048.1 | 申请日: | 200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6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G·亨宁杰;B·孔谢;K·塞尔;M·拉斯克;T·迪德里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4 | 分类号: | C23C14/34;H01J37/3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静岚;谭祐祥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溅射 系统 | ||
1.一种设备(10),其用于将至少一种所选材料溅射到衬底(5) 上并且引起这种材料的反应,该设备包括:真空腔(11),在其中设 置衬底架(12);至少一个磁控溅射机构(15),其设置在靠近衬底 架(12)的工作区中并且具有所选材料的靶,该靶适合于产生用于将 至少一种材料溅射到衬底(5)上的第一等离子体;以及用于产生次 要等离子体的次要等离子体机构(16),其设置在靠近磁控溅射机构 (15)并且靠近衬底架(12)的工作区中,溅射机构(15)和次要等 离子体机构(16)形成溅射区和活化区,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两个 电磁体(1、3)和/或放射状磁化的环形磁体以及至少一个磁多极(2) 以产生磁场来包含次要等离子体,该磁多极(2)是由多个永久磁体 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衬底架(12)是 鼓状物并且至少一个电磁体(1)和/或一个放射状磁化的环行磁体设 置在该鼓状物(1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被设置用来 产生磁场的磁体(1、2、3)都设置在真空腔(11)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被设置用来 产生磁场的磁体(1、2、3)都设置在真空腔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 个用于产生磁交变场的电磁体连接到交流电压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 个用于产生恒定磁场的电磁体连接到直流电压源。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 个电磁体以产生叠加的恒定场和交变场的方式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次要等 离子体机构(16)是微波发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微波发生器(16) 设置为产生脉冲微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由所设置的磁体 (1、2、3)产生的磁场的最大磁通量密度至少对应于与用于产生电 子回旋共振(ECR)的微波频率匹配的所需磁通量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施加在 衬底架(12)处的电势不同于真空腔(11)的电势。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次要等 离子体引起反应以将所选材料转换成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氢化 物、硫化物、氧氮化物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次要等 离子体是富氧等离子体并且所引起的反应是氧化。
14.一种用于涂覆衬底的方法,其中首先通过溅射工艺将材料沉 积在衬底上,然后所沉积的材料在等离子体中反应以形成化合物,该 等离子体包含必要的活性反应组分,其特征在于:借助于磁场增加等 离子体密度和等离子体的电离度,该磁场由至少两个电磁体(1、3) 和/或放射状磁化的环形磁体以及至少一个磁多极(2)产生,该磁多 极(2)是由多个永久磁体形成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设置的磁 体(1、2、3)产生的磁场的最大磁通量密度至少对应于与用于产生 电子回旋共振(ECR)的微波频率匹配的所需磁通量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504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