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透射层用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及光盘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04438.7 | 申请日: | 2008-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5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橘内崇;伊藤大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11B7/254 | 分类号: | G11B7/254;C08F290/14;G11B7/24;G11B7/257;G11B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射 紫外线 固化 组合 光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光盘的光透射层有用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以及至少形成有光反射层和光透射层、利用通过前述光透射层在370nm~430nm的范围具有振动波长的蓝色激光进行记录或再生的光盘。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信息网络的发展,频繁地进行大容量的信息记录的传递。与此相伴,需求能够记录和再生成为大容量的影像、音乐、计算机数据等的高密度大容量的光盘,而提出了利用使用比DVD更短波长的蓝色激光光学体系的新型光盘结构的高密度记录方式。
该新型光盘是如下结构的光盘:在由聚碳酸酯等塑料形成的透明或不透明的基板上形成记录层,接着在记录层上层叠约100μm的光透射层而成,记录光或再生光、或这两者通过该光透射层入射。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专门研究了在该光盘的光透射层中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
使用了蓝色激光的光盘需要保持长期稳定的记录再生特性。因此,期望光透射层的形状稳定性优异,且要求作为最外层使用时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作为利用蓝色激光进行记录或再生的光盘的光透射层中使用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例如公开了:并用环氧基丙烯酸酯和尿烷丙烯酸酯,且使用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作为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1)。该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虽然能够赋予具有耐久性和高光透射率的固化覆膜,但期望进一步降低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翘曲变化。
作为能够形成可抑制初期和耐久时光盘的翘曲的固化物层的光固化型组合物,公开了含有聚醚骨架的尿烷(甲基)丙烯酸酯的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该组合物的固化物的耐磨耗性不够充分,若作为光盘的最外层的光透射层应用,可能会产生划痕。此外,虽然耐久试验中的翘曲变化合适,但反射率有时会产生变化,需求进一步改善。
此外,作为防污性优异的硬涂层用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公开了含有特定结构的硅酮(silicone)化合物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该特定结构的硅酮化合物具有与光固化性化合物反应的结构作为侧链结构(参照专利文献3)。但是该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作为光盘的最外层的光透射层而形成厚膜时,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翘曲、因外部环境变化所导致的膜的翘曲大,难以应用于光透射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97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422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460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能够赋予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反射率变化、翘曲变化少,且耐磨耗性优异的光透射层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以及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特性变化也少且耐磨耗性优异的光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中,通过并用环氧基丙烯酸酯、尿烷丙烯酸酯和特定的硅烷化合物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能够形成很好地透射光、磨耗性强、且不易产生翘曲的固化覆膜,能够形成耐磨耗性优异的光透射层。
即本发明中,通过含有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尿烷(甲基)丙烯酸酯和式(1)所示的硅酮化合物,实现了能够赋予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反射率变化、翘曲变化少,且耐磨耗性优异的光透射层的紫外线固化型组合物;以及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特性变化也少且耐磨耗性优异的光盘。
[化学式1]
(CH3)3Si-O-X-O-Si(CH3)3 (1)
(式中,X表示n个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和m个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以无规状或嵌段状连接而成的结构的基团。其中,n为1~15的整数,n/m为1/5~1/20。此外,式(2)及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之间、或式(2)及式(3)所示的结构单元与分子内的其它结构部分不通过氧-氧键而连接。)
[化学式2]
(式中,R1表示选自碳原子数1~18的亚烷基和具有碳原子数2~18的多个亚烷基通过醚键而连接的结构的2价基团中的1种或2种以上基团连接而成的2价基团,R1任选直接与Si连接,也任选通过氧原子连接,R2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化学式3]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44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