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由得自二氨基二苯砜的纤维和纺织用纤维的共混物制成的阻燃短纤纱和由其制得的织物和服装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03716.7 | 申请日: | 200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4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R·朱;R·帕里;D·古克特;V·加巴拉;Y·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6/76 | 分类号: | D01F6/76;D01F6/80;D02G3/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段晓玲;韦欣华 |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由得 氨基 二苯砜 纤维 纺织 共混物 制成 阻燃 短纤纱 织物 服装 以及 它们 制备 方法 | ||
1.阻燃短纤纱,所述阻燃短纤纱包含:
25至90重量份的聚合物短纤维,所述聚合物短纤维包含得自单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所述单体选自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和
10至75重量份的纺织用短纤维,所述纺织用短纤维具有21或更大的极限氧指数;所述重量份是按所述纱线中的聚合物纤维和纺织用纤维共100重量份计的。
2.权利要求1的阻燃短纤纱,其中
所述聚合物短纤维的含量为50至75重量份,并且所述纺织用短纤维的含量为25至50重量份,所述重量份是按所述纱线中的聚合物短纤维和纺织用短纤维共100份计的。
3.权利要求2的阻燃短纤纱,其中所述聚合物短纤维的含量为60至70重量份,并且所述纺织用短纤维的含量为30至40重量份,所述重量份是按所述纱线中的聚合物短纤维和纺织用短纤维共100重量份计的。
4.权利要求1的阻燃短纤纱,其中用于所述聚合物短纤维中的至少80摩尔%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得自砜胺单体或砜胺单体的混合物。
5.权利要求1的阻燃短纤纱,其中所述纺织用短纤维具有3.5克/旦尼尔(3.2克/分特)或更高的韧度。
6.权利要求5的阻燃短纤纱,其中所述纺织用短纤维具有4克/旦尼尔(3.6克/分特)或更高的韧度。
7.权利要求1的阻燃短纤纱,其中所述聚合物还包含得自单体的结构体,所述单体选自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8.权利要求1的阻燃短纤纱,其中所述纺织用短纤维包含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9.权利要求1的阻燃短纤纱,其中所述纺织用短纤维为选自对位芳族聚酰胺、聚苯并唑、聚吡啶并唑、聚噁二唑,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纤维。
10.包含权利要求1的纱线的织造织物。
11.包含权利要求1的纱线的防护服。
12.制备阻燃短纤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形成纤维混合物,所述纤维混合物包含25至90重量份的聚合物短纤维和10至75重量份的纺织用短纤维,所述聚合物短纤维包含得自单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所述单体选自4,4’-二氨基二苯砜、3,3’-二氨基二苯砜、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纺织用短纤维具有21或更高的极限氧指数,所述重量份是按所述纱线中的聚合物纤维和纺织用纤维共100重量份计的;以及
b)将所述纤维混合物纺成短纤纱。
13.权利要求12的制备阻燃短纤纱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短纤维的含量为50至75重量份,并且所述纺织用短纤维的含量为25至50重量份,所述重量份是按所述纱线中的聚合物短纤维和纺织用短纤维共100重量份计的。
14.权利要求12的制备阻燃短纤纱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短纤维的含量为60至70重量份,并且所述纺织用短纤维的含量为30至40重量份,所述重量份是按所述纱线中的聚合物短纤维和纺织用短纤维共100重量份计的。
15.权利要求12的制备阻燃短纤纱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聚合物短纤维中的至少80摩尔%的聚合物或共聚物得自砜胺单体或砜胺单体的混合物。
16.权利要求15的制备阻燃短纤纱的方法,其中所述纺织用短纤维具有3.5克/旦尼尔(3.2克/分特)或更高的韧度。
17.权利要求16的制备阻燃短纤纱的方法,其中所述纺织用短纤维具有4克/旦尼尔(3.6克/分特)或更高的韧度。
18.权利要求12的制备阻燃短纤纱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还包含得自单体的结构体,所述单体选自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19.权利要求12的制备阻燃短纤纱的方法,其中所述纺织用短纤维包含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20.权利要求12的制备阻燃短纤纱的方法,其中所述纺织用短纤维为选自对位芳族聚酰胺、聚苯并唑、聚吡啶并唑、聚噁二唑、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37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装置
- 下一篇:新型封装结构的微波环行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