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信道的编号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3340.X | 申请日: | 200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奥拉夫·奎塞特;穆哈姆德·卡兹米;约翰·斯考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信道 编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电信系统的方法和结构,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通信 系统中使用的射频信道的编号。
背景技术
在诸如GSM和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的当前无线电 信系统中,列举了多个可能的下行链路频率,其中工作频带与频率的每 一种组合都被给予称为绝对射频信道号码(ARFCN,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的唯一号码。ARFCN是将例如42的号码映 射到频率和频带的函数。例如,ARFCN将42映射到频带1和载波频率 2134.6MHz。
由于一些频带重叠,同一频率可能实际上被分配多个号码,每个频 带一个号码。
在UTRAN FDD中使用的频分双工(FDD)工作模式中,上行链路 和下行链路传输发生在不同载波频率信道上,如在3GPP TS 25.101:“UE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FDD)”中描述的。各方向上的UTRAN FDD中的载波频率信道间隔是5MHz。因此,在FDD模式中,上行链路 和下行链路传输二者可以在时间上同时发生。
另一方面,在UTRAN TDD中使用的时分双工(TDD)模式中,上 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发生在同一载波频率信道上,但在不同时隙或时 间帧中,如在3GPP TS 25.102:“UTRAN(UE)TDD;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中描述的。UTRAN TDD中的载波频率信道间隔也是5MHz。
在GSM中使用的半双工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混合方案,其中在不同载 波频率上和在不同时隙上发送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如在3GPP TS 05.05: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中描述的。这表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 传输不同时发生。GSM中的载波频率信道间隔是200KHz。
在上述任何一种方案中,原则上基站可以利用一个以上的频率信道 来发送和接收。
在一种情况中,基站可以只提供单播服务,该单播服务可以使用不 同或多个频率信道上的发送与接收信道。一般来说,发送与接收信道二 者属于同一频带。单播服务是用户相关的和双向的。
在另一种情况中,基站只提供单频网络上多媒体广播(MBMS) (MBSFN),MBSFN通常使用单向的下行链路信道。但是,可以存在多 个广播服务,其中每个广播服务都被承载在相同或不同频带内的不同频 率信道上。
在混合服务的情况中,基站可以在不同的频率信道上提供单播和广 播服务,这些不同的频率信道本身可能属于相同或不同的频带。
在E-UTRAN(演进型UTRAN)中的混合服务的情况中,要求用户 设备(UE)能够同时接收承载着单播和广播服务的频率信道,如在3GPP TR 25.913:“Requirements for Evolved UTRA(E-UTRA)and Evolved UTRAN(E-UTRAN)”中所公开的。
在一些情况下,网络请求UE执行向另一频率的切换。因此,必须 使UE知道新的频率信道。例如,当涉及到基于FDD的系统中的单播服 务时,有两个频率信道,一个用于发送,而另一个用于接收。
当向UE发送命令以使UE改变工作频率时,发送唯一号码 (ARFCN)。
在FDD模式中,由于ARFCN映射到工作频带和工作频率,因此可 以容易地根据下行链路频率的ARFCN得到上行链路频率信道号码,或者 可以容易地根据上行链路频率的ARFCN得到下行链路频率信道号码。对 于每个频带来说,作为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频率之间的允许差异的双工 距离是固定的,并且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给出上行链路频率。
由于例如变化的信道分配、不同的上行和下行链路带宽的各种原因, 对于特定的下行链路频率来说,可能存在很多可能的上行链路频率,而 应该只使用其中的一个频率,因此需要将上行链路频率通知给移动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未经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3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