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多层膜的互聚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3075.5 | 申请日: | 2008-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8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拉詹·M·帕特尔;戴维·W·富克斯;普拉迪普·贾因;西马·卡兰德;梅梅特·德米罗斯;马克·G·斯潘塞;金·L·沃尔顿;安杰拉·N·塔哈;菲利普·P·赫斯塔德;罗杰·L·库尔曼;安东尼·J·卡斯特卢西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培善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多层 互聚物 | ||
1.一种多层膜,其包含:
i.含第一聚合物的基层;
ii.含第二聚合物的结合层;和
iii.含乙烯/α-烯烃互聚物的密封层,其中所述结合层位于所述基层和所 述密封层之间,以及其中所述密封层的乙烯/α-烯烃互聚物的DSC曲线的特 征在于:在所述DSC曲线下面从熔融峰值温度至熔融终点的面积是在所述 DSC熔融曲线下面从-20℃至熔融终点的总面积的至少约1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DSC曲线的特征在 于:在所述DSC曲线下面从熔融峰值温度至熔融终点的面积是在所述DSC 熔融曲线下面从-20℃至熔融终点的总面积的至少约1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DSC曲线的特征在 于:在所述DSC曲线下面从熔融峰值温度至熔融终点的面积是在所述DSC 熔融曲线下面从-20℃至熔融终点的总面积的至少约18至约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B值为大于0.9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B值为大于0.9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B值为大于1.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B值为大于1.02。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B值为大于0.98。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密度为约0.875g/cc 至约0.915g/cc。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密度为约0.895g/cc 至约0.910g/cc。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分子量分布为约2.0 至约3.8。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分子量分布为约 2.2至约2.8。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I10/I2为约5.5至约 6.5。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I10/I2为约5.6至 约6.3。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具有每1000个碳原 子少于0.1个长链支化。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互聚物的I2熔体指数为约 0.2至约20。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选自:聚乙烯、 聚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聚酯、聚碳酸酯、聚酰胺和它们的组合。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一聚合物是聚酰胺。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选自:聚乙烯、 聚(乙烯/乙酸乙烯酯)、酸酐改性的聚烯烃聚合物、EVA和酸酐改性的聚烯 烃聚合物的共混物、酸酐改性的EVA聚合物、酸改性的EVA聚合物、酸改 性的聚烯烃聚合物、无定形的聚烯烃改性的EVA聚合物、任意的上述材料 与聚酯或共聚酯的共混物、聚烯烃与聚酯或共聚酯的共混物,以及它们的 组合。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第二聚合物是马来酸酐改 性的聚烯烃聚合物。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其中所述密封层与所述结合层与所述 基层的厚度比为约1∶2∶1。
22.一种制品,其包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30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