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沥青结合料和沥青铺设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02562.X | 申请日: | 2008-06-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7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汀·雷德麦彻;丹尼尔·格雷夫斯;赫伯·威斯尔;蒂莫西·里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尔斯通聚合物有限责任公司;遗产研究组 |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沥青 结合 沥青 铺设 组合 | ||
本发明要求2007年6月2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 60/936,410的优先权,在此将其引入以作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涉及改性沥青结合料组合物 以及使用这些结合料组合物制备的沥青铺设组合物,所述改性 沥青结合料组合物通过采用有机硫化剂(organothionating agent) 和聚合物来制备。
背景技术
在铺设路面中已长期采用包括沥青结合料和骨料的混合物 的沥青铺设组合物。这些路面长期存在的技术挑战是它们在极 端温度下的形状。即,在高温下,路面变软;在低温下,路面 易碎。
几十年来,已采用添加剂减轻在极端温度下经历的问题。 例如,已将聚合物添加至沥青结合料组合物中。美国专利 4,145,322教导了聚合物改性沥青组合物,其包括弹性体(例如, 聚异戊二烯、丁基橡胶、SBR橡胶),可采用所述弹性体来改进 沥青的机械性质,特别是弹性。而且,在这些沥青组合物中苯 乙烯和二烯单体的特定嵌段共聚物的使用提供即使在低温下也 具有期望机械性质的组合物。
以类似的方式,JP51-149312(1976)教导了改性沥青组合物, 其包括磷化合物,如五氧化二磷、多磷酸或硫化剂。表明这些 磷化合物能够改性沥青,这是因为它们键合至沥青中的沥青质 以进一步增强凝胶结构。为了克服与这些磷化合物相关的分散 性和处理问题,将磷化合物与石油组合物混合,并将该混合物 添加至沥青组合物。石油组合物的特征在于,着火点为150℃以 上,并包括0.5-40%沥青质。磷化合物可以0.5至50重量%的量包 括于石油组合物中,添加至要改性的沥青中的磷化合物的量可 为0.2至5.0重量%。
美国专利6,569,351教导了聚合物改性沥青组合物,其通过 如下制备:将促进剂-凝胶添加剂与聚合物和沥青组合,并在 200°F和500°F之间的温度下固化该聚合物改性沥青。促进剂- 凝胶添加剂包括2-75%促进剂、25-88%加工油和0.5-10%粘土。 促进剂可包括硫磺、4,4′-二硫代二吗啉、噻唑衍生物、二硫代 碳酸酯、硫化剂(thionating agent)、五氧化二磷、硬脂酸锌、硬 脂酸铵、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氧化铝或者这些或 其它硫化剂(vulcanizers)或促进剂的组合。促进剂-凝胶添加剂 可添加至约1-25%聚合物的浓缩物。
美国专利5,990,206教导了用于沥青组合物的聚合物和磷 化合物的混合物(改性剂组合物)。聚合物可包括橡胶类聚合物 (改性剂)和/或树脂类聚合物(改性剂)。磷化合物可包括磷酸酐 (P2O5)、多磷酸、正磷酸、三氯氧化磷(POCl3)、三氯化磷(PCl3) 和硫化剂(P2S5)。该混合物可包含约0.1至约10重量%的磷化合 物,并可制备包含0.1至30重量%的聚合物/磷化合物共混物(改 性剂组合物)的沥青组合物。相信无机磷化合物起到橡胶类和/ 或树脂类改性剂与沥青中的较高有序网络结构(沥青质)之间的 交联剂的作用,并可用于增强沥青中的凝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提供用于制备改性沥青结合 料组合物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混合沥青、不饱和聚合物和有 机硫化剂以形成改性沥青组合物。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还提供用于制备改性沥青结 合料组合物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混合沥青结合料、聚合物和 有机硫化剂以形成改性沥青组合物,其中聚合物与有机硫化剂 的重量比为至少0.5∶1至小于8∶1。
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进一步提供用于制备改性沥 青结合料组合物的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引入聚合物至沥青结合 料,和引入有机硫化剂至沥青结合料,其中引入有机硫化剂至 沥青结合料的所述步骤包括添加有机硫化剂组合物,所述有机 硫化剂组合物包括小于5重量%的烃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尔斯通聚合物有限责任公司;遗产研究组,未经费尔斯通聚合物有限责任公司;遗产研究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25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接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丙烯酸酯改性的聚氨基酰胺(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