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相囊泡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2497.0 | 申请日: | 2008-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7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大窪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8/41 | 分类号: | A61K8/41;A61K8/04;A61K8/31;A61K8/36;A61K8/63;A61K9/133;A61K47/06;A61K47/12;A61K47/18;A61K4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相囊泡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相囊泡组合物。
背景技术
已知人的角质层中细胞间脂质形成层状结构(lamellar structure),对于屏障功能和保湿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面霜和乳液等的皮肤外用剂,要求其是能够提高该功能、改善皮肤状况的效果优异的制剂。
另外,从提高屏障功能和保湿功能的观点出发,从浸透性、保湿效果的方面考虑,希望提供一种具有与皮肤的层状结构相同的层状结构的制剂。具有囊泡结构的制剂由于结构与细胞结构相似,认为在浸透性、保湿效果等的方面具有更高的功能。
但是,连续相是油相的例子非常少,已知有: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油和水构成的反相囊泡的例子(非专利文献1);由蔗糖单链烷酸酯、六乙烯甘油基十六烷基醚(hexaethylene glycerol hexadecyl ether)和庚烷构成的不含水的反相囊泡的例子(非专利文献2)。
但是,具有层状结构的反相囊泡组合物由于连续相为油且不存在静电排斥力,所以存在极不稳定的问题。
非专利文献1:Hironobu Kunieda et.al.,Langmuir,1991,7,1915~1919
非专利文献2:Hironobu Kunieda et.al.,J.Phys.Chem,1993,97,9525~953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优异且使用感良好的反相囊泡组合物。
本发明的发明者发现:通过将原本存在于皮肤的鞘氨醇类和由特定的脂肪酸形成的盐作为乳化剂使用,并且,将烃油和酯油以特定的比例组合使用,能够得到经时稳定性优异、使用感良好、并且保湿效果高的反相囊泡组成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相囊泡组合物,其含有以下的成分(A)、(B)、(C)、(D)和(F),成分(C)和成分(D)的质量比例为1≤(C)/(D)<1000,分子量1000以下的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1质量%以下,其中,
(A)通式(1)所示的鞘氨醇类
式中,R1表示由羟基、羰基或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4~30的直链烷基;Y表示亚甲基、次甲基或氧原子;X1、X2、X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羟基或乙酰氧基,X4表示氢原子、乙酰基或甘油基,或者与相邻的氧原子一同形成羰基,但是,当Y为次甲基时X1和X2的任一方为氢原子而另一方不存在,当X4形成羰基时X3不存在;R2和R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羟基、羟甲基或乙酰氧甲基;a个R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脒基,或者表示具有或不具有选自羟基、羟基烷氧基、烷氧基以及乙酰氧基的取代基的总碳原子数为1~8的直链烷基;a表示2或者3;虚线部分表示可以是不饱和键;
(B)碳原子数为16~30的脂肪酸;
(C)烃油;
(D)在25℃呈液状的酯油;
(F)水。
另外,本发明提供该反相囊泡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中,反相囊泡是指“具有被双分子膜包围的油相的微小结构体,该双分子膜由脂质或者具有亲水性部位和亲油性部位的两亲性化合物构成。”另外,“在反相囊泡结构中,具有亲水性部位和亲油性部位的两亲性化合物的疏水性部位以面向油相的方式进行取向,亲水部位形成双分子层间膜结构体的内部。”
本发明的反相囊泡组合物在从低温到高温的广阔温度范围内稳定,使用感良好,同时,容易浸透皮肤,保湿效果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的成分(A)鞘氨醇类是上述通式(1)所示的物质。
式中,R1是由羟基、羰基或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4~30的直链烷基,优选为由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7~24的直链烷基。更优选碳原子数为10~24的直链烷基,进一步优选在结合于通式(1)的Y的碳原子上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为10~24的直链烷基。具体而言,优选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1-羟基-十三烷基、1-羟基-十五烷基。
Y表示亚甲基(CH2)、次甲基(CH)或氧原子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2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氨基吡唑酰胺衍生物
- 下一篇:液晶性化合物、液晶组成物以及液晶显示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