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竖立卷筒纸张力控制的印刷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02235.4 | 申请日: | 2008-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2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B·J·米利肯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斯国际美洲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20/12 | 分类号: | B65H20/1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竖立 卷筒纸 张力 控制 印刷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印刷机。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No.6,161,604公开了一种卷筒纸进给旋转式印刷机,其 中卷筒纸材料由辊机座进给、通过进料器、然后通过一个或多个印刷 单元、干燥器和冷却辊机座。卷筒纸可进给到切纸装置并接着到折页 器的切割/折页滚筒部分中。在卷筒纸起立过程期间,卷筒纸最初进给 通过印刷机并随后从辊机座进给通过到折页器。该过程通常包括将卷 筒纸手动进料通过印刷机系统的每个部件的两个人。如果卷筒纸被切 纸机切割成多个条带,那么需要附加人员来处理该多个条带。该卷筒 纸起立过程由于导致印刷机明显的停用时间而不利地影响生产率。
在卷筒纸起立过程期间,卷筒纸的张力较小。美国专利No. 6,499,639公开了纸张差异、环境条件和诸如卷筒纸拼接的印刷机进步 可能导致卷筒纸的张力偏差。卷筒纸中的张力必须维持在期望的范围 内,以便实现印刷机的平稳操作。
美国专利No.6,161,604和No.6,499,639均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 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筒纸印刷机,其包括印刷单元和具有垂直的旋 转轴线的真空悬臂前置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将竖立的卷筒纸卷起的方法,其包括使用真空 悬臂前置辊而施加真空压力给卷筒纸并用手将卷筒纸拉动经过真空悬 臂前置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印刷期间保持卷筒纸竖立的方法,其包括使 用真空悬臂前置辊而施加真空压力给卷筒纸;测量卷筒纸张力;以及 控制真空压力,该真空压力是卷筒纸张力的函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势将从下述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将显而易 见,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
图2示出了图1中印刷机的卷筒纸控制系统部分;
图3示出了图2中的真空悬臂前置辊;
图4示出了图3中的真空悬臂前置辊的内部部件;和
图5示出了图3中的真空悬臂前置辊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卷筒纸旋转式印刷机20,印刷机20包括辊机座6、进 料机构8、水平卷筒纸2、第一印刷单元12、第二印刷单元14、第三 印刷单元16、第四印刷单元18、干燥器22、折页器上部结构24以及 卷筒纸控制系统36。每个印刷单元12、14、16、18例如均可印制不 同的颜色,例如紫、青、黄和黑。
折页器上部结构24可在卷筒纸2经过卷筒纸控制系统36之前使 其垂直竖立(on-edge)。该竖立卷筒纸2可进入“水平的”折页器26, 折页器26具有形成书帖34的两对穿孔切割机32、33。本文所限定的 水平折页器是其中切割机具有垂直轴线的折页器。书帖34可由输送带 30进行收集。输送带30可具有接收竖立书帖34的多个口袋28(以截 面示出了一个)。示出了口袋式输送带的美国专利No.6,082,724以引用 的方式并入本文。
在卷筒纸起立期间,在印刷机操作的第一相位处,卷筒纸2例如 由技术员从辊机座6拉出,且随后能够手动进料通过印刷机20。当卷 筒纸2竖立进料时,两个技术员控制卷筒纸松弛并将卷筒纸2进给到 水平折页器26。由于卷筒纸2将由真空前置辊50保持在其竖立位置, 所以通过允许卷筒纸控制系统36控制卷筒纸松弛会减少卷筒纸起立 时间。
图1和2示出了在印刷机运行的第二相位期间,卷筒纸控制系统 36、张力传感器辊38和真空前置辊50均控制卷筒纸张力。传感器辊 38感测当前卷筒纸张力并将其与最小脱离张力(fall-offtension)值进 行比较。由真空前置辊50所施加的张力要等于或高于该最小脱离张力 值,但是要保持低于可引起卷筒纸撕开的张力值。
图2示出了真空前置辊50具有垂直于竖立卷筒纸2的移动方向D 的轴线A。在印刷机运行的第一相位期间(即,卷筒纸起立,此时卷筒 纸张力通常较小),真空前置辊50采用真空泵46的功率以将卷筒纸2 保持在真空辊50上。真空辊50通过采用真空泵附连件48(例如,柔 性管)附连到真空泵4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斯国际美洲公司,未经高斯国际美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2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于向患者的气道提供气流的系统
- 下一篇:致动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