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执行谐波抑制混频的谐波抑制混频器单元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01972.2 | 申请日: | 2008-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让·范辛德伦;塞巴斯蒂安·阿米奥;莱昂纳德斯·H·M·海森;约翰内斯·H·A·布雷克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D7/14 | 分类号: | H03D7/14;H03D7/18;H03D7/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波波 |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执行 谐波 抑制 混频 混频器 单元 方法 | ||
1.一种谐波抑制混频器单元,包括:
输入(RF);
具有至少两个晶体管单元(T3a、T3b、T4a、T4b)的至少一个谐波 抑制单元(HRU),用于把来自所述输入(RF)的输入信号与乘法信号(ELO) 相乘;以及
晶体管控制信号产生单元(GGU),用于通过从本地振荡器信号(LO) 导出针对所述至少一个谐波抑制单元(HRU)的所述至少两个晶体管单元 (T3a、T3b、T4a、T4b)的晶体管控制信号,来产生所述晶体管控制信 号,
其中,针对所述至少两个晶体管单元(T3a、T3b、T4a、T4b)的晶 体管控制信号是以小于50%的占空比产生的,并且被产生为使得通过对 来自晶体管单元(T3a、T3b;T4a、T4b)的输出信号进行相长求和来得 到乘法信号(ELO)的形状,其中,所述晶体管控制信号被产生为使得仅 对具有相同符号或为零的来自晶体管单元(T3a、T3b;T4a、T4b)的输 出信号进行求和,
其中,所述谐波抑制混频器单元还包括:
变频增益调制装置(CGU;GM),与所述至少一个谐波抑制单元(HRU) 串联耦合,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变频增益调制单元(CGM、V2I1-V2IN), 用于执行电压至电流转换,以及用于对所述电压至电流转换的增益进行 调制,从而对所述谐波抑制混频器单元的变频增益进行调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抑制混频器单元,还包括:
端接晶体管单元(T2a、T2b),如果关断所述至少一个谐波抑制单元 (HRU)中的所述至少两个晶体管单元(T3a、T3b、T4a、T4b),则所述 端接晶体管单元(T2a、T2b)提供所述至少两个晶体管单元(T3a、T3b、 T4a、T4b)与端接节点(TN)的端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波抑制混频器单元,其中
所述晶体管控制信号产生单元(GGU)适于通过从所述本地振荡器信 号(LO)导出针对所述端接晶体管单元(T2a、T2b)的晶体管控制信号 (GS2),来产生该晶体管控制信号,其中,所述针对所述端接晶体管单 元(T2a、T2b)的晶体管控制信号(GS2)的频率是所述至少两个晶体管 单元(T3a、T3b、T4a、T4b)的晶体管控制信号的频率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谐波抑制混频器单元,其中
在平衡实施方式中,每个晶体管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
5.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谐波抑制混频器单元,其中
在单端实施方式中,每个晶体管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谐波抑制混频器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混频器单元(MU),被设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谐波抑制单元 (HRU)并联,并且包括至少两个晶体管单元(T6a、T6b;T7a、T7b),
其中,由晶体管控制信号产生单元(GGU)产生的、针对所述混频器 单元(MU)处的至少两个晶体管单元(T6a、T6b;T7a、T7b)的晶体管 控制信号(GS6、GS7)具有50%的占空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谐波抑制混频器单元,其中
至少两个谐波抑制单元(HRU;HRU1-HRUN)被并联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谐波抑制单元,其中
如果对于多个谐波抑制单元(HRU),不会针对多于一个的谐波抑制 单元(HRU)而同时激活端接晶体管单元(T2a、T2b),并且如果这些谐 波抑制单元(HRU)耦合至具有相同增益设置的变频增益调制单元(CGM; V2I1-V2IN),则单个变频增益调制单元(CGM;V2I1-V2IN)能够耦合至 所有的谐波抑制单元(HR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XP股份有限公司,未经NXP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19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振子
- 下一篇: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的解体方法、燃料电池的解体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