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钢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1882.3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3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J·塞德尔;E·温德豪斯;M·赖弗沙伊德;J·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SMS西马格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B21B37/7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宣力伟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生产 方法 | ||
1.带钢(1)的生产方法,即首先在铸造机(2)中浇铸板坯(3),板坯(3)以给定的板坯厚度(H)和一定的铸造速度(v)离开铸造机(2),接着在具有一定数量的轧机机架(6,7)的至少一个轧机机组(4,5)中将板坯(3)轧制成带材(1),带材(1)在最后一个轧机机架(6,7)后具有最终厚度(dE),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针对激活轧机机架(7)的不同数量(n)以及不同的最终厚度,将铸造速度(v)或者质量流(vxH)与轧制带材(1)的最后一个轧机机架(7)后面的带材温度(T)之间的函数关系储存在机器控制器(8)之中,其中所述质量流由铸造速度与板坯厚度的乘积或者带材速度与带材厚度的乘积来表示;
b)测定或者设定铸造速度(v)或者质量流(vxH),然后将测定值提供给机器控制器(8);
c)根据按照步骤a)储存在机器控制器(8)之中的函数曲线,确定轧机机组中激活轧机机架(7)的最佳数量以及可轧制的最终厚度与道次减薄量,以便在给定铸造速度(v)或给定质量流(vxH)条件下在最后一个激活轧机机架(7)后面达到所需的带材温度(T);
d)必要时将轧机机组(5)中一定数量的轧机机架(7)打开,使得只有按照步骤c)确定的数量的轧机机架(7)是激活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模型获得权利要求1中步骤a)所述的函数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精轧机组(5)前或者精轧机组部分前将待轧带材(1)加热,使其在位置Pref上具有确定的中间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精轧机组(5)的两个轧机机架(7)之间对待轧带材(1)进行单侧或双侧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精轧机组(5)最后那些轧机机架(7)之间对带材(1)进行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精轧机组(5)最后两个轧机机架(7)之间对带材(1)进行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最后一个激活轧机机架(7)后面的带材(1)的温度,然后将测定值提供给机器控制器(8)。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设定时间(tkrit)之内在轧机机架(7)上测定出设定的轧制压力差(ΔFw),就将该轧机机架(7)打开,且在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时对打开的轧机机架加以考虑。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轧机机架(7)上超过轧制力差(ΔFw)对单位时间的设定的积分值,就打开该轧机机架(7),且在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时对打开的轧机机架加以考虑。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轧机机架(7)上发现带材的不平度超过规定程度,就将该轧机机架(7)打开,且在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时对打开的轧机机架加以考虑。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轧机机架(7)上发现带材上有超过规定程度的表面印痕,就将该轧机机架(7)打开,且在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时对打开的轧机机架加以考虑。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在打开的轧机机架(7)上更换轧辊,且在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时对打开的轧机机架加以考虑。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轧机机架(7)发生故障时将其打开,且在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时对打开的轧机机架加以考虑。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剪切机切除厚度以及/或者温度不同的带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S西马格股份公司,未经SMS西马格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18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