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构造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01412.7 | 申请日: | 2008-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3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I·麦克唐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魅可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E04C2/34;F16S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郑建晖;杨勇 |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构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构造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构造方法,以及涉及根据该方法形成的各种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的竞争性质已经导致对成本有效的构造方法的需求。众所周知,通过构造的简易性和高效性可实现成本效益。建筑成本中的主要部分是人工,即技术工和非技术工。这一点在第一世界国家例如澳大利亚和美国尤其如此。
已经使用了例如框架和镶板的预制部件,甚至拆卸式全预制结构。这些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一种可由非技术工在现场快速地组装的结构。
这些设计已面临许多困难。一个具体的困难是各行政区域和地理区域的建筑标准有着显著地不同。举例说明,屋顶和墙壁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在诸如澳大利亚的全国各处有很大地不同。这些标准包括在飓风标称区域中的特殊要求。
传统设计的问题在于它们通常不能遵从这种在要求方面的差异性。
本发明人之前已开发过一种钢筋混凝土墙壁构造系统。纤维增强水泥板材被支撑在钢框架墙壁上,以限定用于喷射的混凝土的基体。该系统是对用于在地下挖掘例如停车场中形成模板刮平的(screeded)钢筋混凝土墙壁的方法的改进。
澳大利亚专利NO.708031需要技术工在现场搭建钢墙壁框架。这需要大量的设计工作,这些设计工作取决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建筑规范要求。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在涂抹喷射的混凝土期间,该结构的柔性会对涂抹层引起一定程度的触变性,致使其在纤维水泥板材支撑基体上向下流动。
本发明人还开发了对在澳大利亚专利NO.708031中所使用的系统的改进。这个改进包括用于建筑结构的镶板组件,该镶板组件包括:装配在基体上的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结构板材,使得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结构板材限定一个用于水泥材料的区域;紧靠在所述结构板材上以充满所述区域的水泥材料层;以及延伸通过所述水泥材料层的至少一个后加张力(post-tensioning)构件,其中对该构件施加预定张力。
现在,本发明人进一步推进该发明以简化构造并提高效率。
应清楚理解,如果在此引用了现有技术的出版物,那么这种引用并不承认,所述出版物成为澳大利亚或任何其他国家的普遍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一种改进的建筑构造系统,该改进的建筑构造系统可至少部分地克服至少一个上述缺点,或者向消费者提供一个有用的或经济的选择。
在一种形式中,本发明在于一种改进的建筑构造系统,该改进的建筑构造系统包括用于建筑结构的镶板组件,该镶板组件包括:在基体上可装配的支撑框架;设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的结构板材,使得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结构板材限定一个用于水泥材料的区域;紧靠在所述结构板材上以至少局部地充满所述区域的水泥材料;其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个在第一方向延伸的构件和至少一个在第二方向延伸的构件,每个所述构件适于附接所述结构板材或其他构件。
在替换性的形式中,提供一种构造用于建筑结构的镶板组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体上竖立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包括多个在第一方向延伸的构件,以及至少一个在第二方向延伸的构件,每个所述构件适于附接所述结构板材或其他构件;
在所述支撑框架上装配结构板材,使得所述支撑框架位于一对结构板材之间,并且所述支撑框架和结构板材共同限定如下区域,水泥材料在所述区域中凝固;
应用水泥的、可凝固材料到所述结构板材的内表面,以至少局部地用该可凝固材料充满所述区域;以及
允许所述水泥材料凝固。
在第三种形式中,本发明在于一种用于建筑结构的镶板组件,所述镶板组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相对于建筑基体是可装配的,该支撑框架包括多个在第一方向延伸的构件,以及至少一个在第二方向延伸、并重叠第一方向上的所述构件的构件,在所述支撑框架的至少一侧上设有至少一个板材构件,使得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结构板材限定一个用于水泥材料的区域,并且所述水泥材料紧靠结构板材以至少局部地充满所述区域。
根据本发明,可使用一个或多个后加张力构件。具体而言,该后加张力构件可通过所述可凝固材料延伸。一旦水泥材料凝固到预定程度,预定张力将会典型地施加到所述后加张力构件。
在基体上竖立支撑框架可包括在基体上放置一对间隔的支撑构件,并将桥接构件固紧至所述一对间隔的支撑构件的自由端的步骤。
该方法还可包括在支撑框架上装配模板(formwork)使得所述区域受到结构板材、支撑框架和模板的约束,并将水泥材料引入所述区域,以在原地(in situ)浇注水泥材料的步骤。一旦水泥材料凝固完毕,可拆除所述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魅可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魅可控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1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