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位于泵上游的容器内的材料柱高度的方法和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101364.1 | 申请日: | 200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4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 发明(设计)人: | K·莱诺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舍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15/02 | 分类号: | F04D15/02;G01F2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谭祐祥 |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位于 上游 容器 材料 高度 方法 设备 | ||
1.一种用于控制位于泵上游的容器内的材料柱的高度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
a)材料输送到所述容器的上部内;
b)通过利用设置在所述容器上部的第一测定高度处的第一传感器组和设置在所述容器下部的第二测定高度处的第二传感器组,基于在所述容器的预定测定高度处材料的存在,提供电信号;以及
c)材料由所述泵以受控流速从所述容器的下部处排出;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b)中提供的所述电信号用于推断测定高度存在函数的加权因子;以及
在所述步骤(c)中,基于所述测定高度存在函数的加权因子控制所述流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正所述测定高度存在函数的加权因子,以忽略所述容器内的材料的飞溅或粘连的效果。
3.如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基于所述测定高度存在函数的连续加权因子的变化控制所述流速。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通过利用模糊控制对所述流速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通过利用设置在所述第一测定高度附近的第三测定高度处的第三传感器组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测定高度附近的第四测定高度处的第四传感器组,基于材料的存在,提供电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通过利用设置在所述第三测定高度附近的第五测定高度处的第五传感器组和设置在所述第四测定高度附近的第六测定高度处的第六传感器组,基于材料的存在,提供电信号。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涵盖所述容器的横截面面积的至少10%的感测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涵盖所述容器的横截面面积的至少20%的感测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涵盖所述容器的横截面面积的至少40%的感测区域。
10.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器。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三个传感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四个传感器。
13.一种用于控制位于泵上游的容器内的材料的高度的设备,包括:
用于将材料输送到所述容器的上部内的装置;
多个传感器,其基于在所述容器的预定测定高度处材料的存在提供电信号,并设置为位于所述容器上部的第一测定高度处的第一传感器组和位于所述容器下部的第二测定高度处的第二传感器组;以及
用于通过所述泵将材料从所述容器的下部处排出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控制单元,其用于基于从所述电信号推得的测定高度存在函数的加权因子控制通过所述泵将材料排出所述容器的速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如下传感器,即所述传感器基于所述材料的存在提供电信号,并且设置为位于所述第一测定高度附近的第三测定高度处的第三传感器组和设置为位于所述第二测定高度附近的第四测定高度处的第四传感器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如下传感器,即所述传感器基于所述材料的存在提供电信号,并且设置为位于所述第三测定高度附近的第五测定高度处的第五传感器组和设置为位于所述第四测定高度附近的第六测定高度处的第六传感器组。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涵盖所述容器的横截面面积的至少10%的感测区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中的至少一个具有涵盖所述容器的横截面面积的至少20%的感测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舍泵有限公司,未经苏舍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13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