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喷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00246.9 | 申请日: | 200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G·E·克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B41J2/01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薛峰;曹若 |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喷射 装置 | ||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技术通常使用一般被称为打印头的流体喷射装 置,该流体喷射装置具有多个开口或喷口,通过这些开口或喷口来喷 射打印流体的液滴。各种因素限制了打印头的喷发频率(firing frequency)。 附图说明
图1是喷墨笔(inkjet pen)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流体喷射装置例如打印头的一个实施例的侧面剖视 图。
图3是打印头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等轴测视图。
图4是打印头一个实施例的沿图2线4-4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其中在全部各个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相同的元件,图1示出了喷墨笔10的示例性实施例,该喷墨笔10具 有打印头12形式的流体喷射装置。喷墨笔10包括通常包含有打印流 体供应体的主体14。如本文所使用的,“打印流体”指打印过程中使 用的任意流体,包括但不限于墨水、预处理打印液(preconditioners)、 定影剂等。其他可能的实施例包括流体喷射装置,该流体喷射装置喷 射出不同于打印流体的流体。
打印流体供应体可包括完全包含在笔主体14内的流体贮 池,或者可选地,包括笔主体14内的与一个或多个离轴(off-axis) 流体贮池流体连接的室。打印头12安装在笔主体14的外表面上并与 打印流体供应体流体连通。打印头12通过形成于其内的多个喷口16 喷射出打印流体的液滴。尽管图1中只示出了较小数量的喷口16,打 印头12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列,每列具有超过一百个喷口,如同在 打印头技术领域所常见的那样。提供适当的电连接器18(例如卷带自 动结合“柔性带”,tape automated bonding“flex tape”)以便将信号传 输至打印头或者从打印头接收信号。
参见图2-4,打印头12包括衬底20,该衬底20具有形成 于其内的至少一个流体供给孔22以及布置在流体供给孔22周围的多 个液滴生成器24。流体供给孔22是与打印流体供应体流体连通的伸 长缝槽。每个液滴生成器24包括喷口16中的一个、喷发室26、供给 通道28和流体喷射器30,该供给通道28建立了流体供给孔22和喷 发室26之间的流体连通,该流体喷射器30布置在喷发室26内。流 体喷射器30可以是能够被操作来导致流体的液滴通过相应喷口16喷 射的任意装置,例如电阻或压电致动器。
在所示实施例中,氧化物层32形成在衬底20的前表面之 上,薄膜叠层34放置在氧化物层32上。薄膜叠层34通常包括氧化 物层、限定了流体喷射器30和导电迹线(conductive traces)的金属 层以及钝化层。限定了喷发室26和供给通道28的阻挡层36形成在 薄膜叠层34之上。限定了喷口16的开口层38形成在阻挡层36之上。 尽管图2-4示出了一个可能的打印头构造,即两行液滴生成器围绕一 个共用的供给孔,应当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实际应用中也可使用其他 构造。例如,另一个可能的打印头构造,称为边缘供给结构(edge-feed architecture),具有沿衬底侧边缘布置的液滴生成器。在这种情况下, 打印流体流过侧边缘并进入供给通道。
正如在图3和图4中所最佳地看出的,每个供给通道28具 有两个短且窄的通路40,该通路40从供给通道28的主要部分延伸到 相应的喷发室26。通路40限定了分离、独特的通向喷发室26的入口, 该入口被布置成分离地传送流体。如本文所使用的,“被布置成分离 地传送流体”指每一个通路40均具有与供给通道28的主要部分流体 连接的独特的进口以及与喷发室26流体连接的独特的出口。打印流 体独立地流动通过两个通路40,在流体进入喷发室26之前,流动通 过各自通路的打印流体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两个通路40向喷发室26 提供两个分离的、衰减的打印流体流。通路40的各自的轴线可能并 不互相平行,尽管图3和图4中将其表示成互相平行的。尽管在所示 实施例中示出了两个通路40,应当指出的是也可以采用每个液滴生成 器对应多于两个的这种通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惠普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0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