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连接器的防拔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00235.0 | 申请日: | 2008-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森野智;冈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冠宇;林月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接器 拔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器的防拔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设 置在电接线盒内并用于阻止装配在该电接线盒上的连接器容纳构件中 的连接器被轻易拔出从而防止汽车被盗等的防拔出装置。
背景技术
连接器装配在被安装于机动车辆内的电接线盒上的连接器容纳构 件中。被闩锁片可从前端向后端弯曲并从连接器的壳体外表面突出。 该被闩锁片设置有锁定在连接器容纳构件上的被闩锁突起。这种连接 器的实例已在JP 2006-228461A中公开。
如图4A和图4B所示,具有上述结构的连接器1装配在连接器容 纳构件2中。连接器1在壳体外表面1a上设置有从该壳体外表面1a 突出的被闩锁片1b以及从该被闩锁片1b突出的被闩锁突起1c。连接 器容纳构件2在内表面上设置有锁定在被闩锁突起1c上的连接器闩锁 突起2a。
为了将连接器1装配到连接器容纳构件2中,首先将连接器1插 入到连接器容纳构件2中,同时,被闩锁片1b朝着壳体外表面1a偏移。 然后,被闩锁突起1c在连接器闩锁突起2a上滑动。当被闩锁片1b因 其弹性而返回到初始位置时,被闩锁突起1c锁定在连接器闩锁突起2a 上。连接器1的被闩锁片1b在后端上设置有解锁操作部1d,该解锁操 作部1d用于解除连接器闩锁突起2a与被闩锁突起1c之间的锁定状态。 当人用他/她的手指推动解锁操作部1d来解除锁定状态时,该连接器能 容易地从连接器容纳构件2上拆下。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已经发生了严重的汽车被 盗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诸如汽车防盗器(immobilizer)之类的防 盗系统已经进入实际使用。例如,该汽车防盗器对照电子控制单元 (ECU)中预先注册的ID码来检验被嵌入机动车钥匙中的电子通信芯片 (应答器)的ID码。如果两个码彼此不一致,则机动车辆中的发动机不 起动。此系统在防盗效果方面很好。
然而,如果与汽车防盗器有关的包括电接线盒的单元一起被更换 为可替换单元时,则机动车辆内的发动机将起动而不检验ID码,由此 使得机动车辆前行而成为被盗车辆。因此,使得难以拔出装配在给定 电接线盒内的连接器容纳构件中的连接器并防止与汽车防盗器有关的 单元被更换为可替代单元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连接器1的上述装配结构中,由于能够容易地解除连接 器闩锁突起2a与被闩锁突起1c之间的锁定状态,所以存在如下问题: 连接器1可能被从连接器容纳构件2中拔出。
专利文献1:JP 2006-228461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其中,装配在电 接线盒内的连接器容纳构件中的连接器不能轻易地被从连接器容纳构 件中拔出。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器的防拔出装置, 该连接器装配在安装于机动车辆内的电接线盒中的连接器容纳构件 内。该连接器容纳构件设置在电接线盒的外壳上,使得连接器接纳口 向外开口。连接器闩锁突起设置在该连接器容纳构件的内表面上。被 闩锁片从装配在连接器容纳构件中的连接器的壳体外表面突出。该被 闩锁片从连接器插入方向上的前端向后端具有可弯曲性。设置在被闩 锁片的后部上的被闩锁突起被锁定在连接器闩锁突起上的插入侧表面 上。盖附接部从连接器容纳构件的位于连接器闩锁突起的突出侧的外 表面突出。在连接器装配在连接器容纳构件内之后,盖通过螺钉固定 到盖附接部。该盖包括干涉肋条和闩锁保持器,该干涉肋条从连接器 容纳构件中的连接器接纳口向外突出,并且该闩锁保持器从干涉肋条 的前端弯曲并插入到壳体外表面与被闩锁片之间的间隙中。该被闩锁 片的被闩锁突起与该连接器容纳构件的连接器闩锁突起之间的锁定部 分被所述盖的干涉肋条和闩锁保持器覆盖,从而解锁夹具不能从外面 进入该锁定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0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