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25616.7 | 申请日: | 2008-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9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永井裕喜;川瀬聪美;中井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2/06 | 分类号: | H01M2/06;H01M2/08;H01M2/22;H01M2/26;H01M2/30;H01M4/04;H01M10/40;H01M10/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江立;柴智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的结构。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平板端子的电池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的二次电池作为车辆的车载电源以及个人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电源的重要性逐渐升高。特别地,轻质的和能实现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被用作车辆的高输出车载电源。
在这种类型的电池中,平板端子被焊接到正、负电极集电体(例如,箔型集电体)的未涂覆活性材料的端部,作为用于电流输入和输出的端子。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2-117825(JP-A-2002-117825)记载了一种制造电池的方法,其中电极组件(集电体)的未涂覆电极活性材料的周缘部被层叠,并且电极端子(平板端子)的杆状部在层叠的周缘部沿其厚度方向被压缩的状态下被一体地焊接到层叠的周缘部上。其它示例包括JP-A-2002-231214、JP-A-11-204101、JP-A-2003-249423和JP-A-8-185850。
然而,在上述传统技术中,在焊接过程中平板端子必须被压靠在电极组件的集电体(集电箔)的未涂覆活性材料的部分上。这样,平板端子会因焊接过程中的压力而变形或弯曲,并且可能损坏集电体(集电箔)。对集电体的这种损坏会不利地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另外,如果平板端子向外弯曲,则当电极组件被插入电池壳体中时,平板端子会与电池壳体干涉,并且可能无法平滑地插入壳体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高刚性平板端子的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池包括:具有形成正电极的集电体和形成负电极的集电体的电极组件;以及通常具有矩形形状并与每个集电体(通常是与集电体的集电箔)接合的平板端子。平板端子具有平坦部,所述平坦部包括与对应的所述集电体接合的接合区域,以及平板端子具有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沿平板端子的纵向方向形成为离开所述接合区域。
同时,如果与集电体的接合区域是平坦的,则本发明的“平板”端子可具有其它形状。例如,平板端子包括将集电体夹在中间的端子。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中,第一弯曲部可在平板端子的垂直于纵向方向的端部中形成为离开接合区域。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中,第一弯曲部可在每个平板端子的位于从集电体向电极组件中心的一侧的、垂直于纵向方向的端部中形成为离开接合区域,以及第一弯曲部可从平坦部弯曲地上升(不形成锐缘)。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中,第一弯曲部可从平坦部弯曲地上升以形成平滑地和连续地弯曲的外表面。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中,第一弯曲部可在每个平板端子的位于从集电体向电极组件中心的一侧的、垂直于纵向方向的端部中形成为离开接合区域,以及第一弯曲部与平坦部能以钝角相交。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中,所述钝角可以是在120°和150°之间的角度。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中,第一弯曲部可在平板端子的接合区域附近部分地设置在每个平板端子上。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中,电极组件可以是通过将包括箔型集电体的片状正电极和包括箔型集电体的片状负电极与介于片状正电极和片状负电极之间的隔板层叠地卷绕而形成的扁平的卷绕电极组件;每个集电箔层叠部(即,集电箔被层叠地卷绕的部分)在卷绕电极组件的卷绕轴线的方向上的相对端部处与平板端子接合;每个集电箔层叠部具有在卷绕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被压缩的薄部,并且具有比薄部相对更厚的厚部;以及每个平板端子可与对应的集电箔层叠部的薄部接合,并且具有依照厚部的外形 从平坦部弯曲地延伸的第二弯曲部。
在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中,厚部可形成在每个集电箔层叠部的端部(此处的端部被认为是当电池安装在正常位置时位于顶部的端部。通常,卷绕电极组件的卷绕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而集电箔层叠部位于电极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端部处)。
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还可包括:容纳电极组件的箱形容器(通常是矩形六面体形的容器);和从容器的外表面延伸出并连接到平板端子的中继端子,其中,平板端子的与集电体接合的接合区域可比中继端子距电极组件的中心更远,以及每个平板端子可具有第三弯曲部,该第三弯曲部从平坦部弯曲地延伸,以将对应的中继端子与平板端子的接合区域连接。
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可以是锂离子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车辆配备有根据第一方面的电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56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