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降低高程的催化剂回流管路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25074.3 | 申请日: | 2008-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54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布里恩·A·坎宁安;克里斯托弗·G·斯玛丽;拉思纳·P·达武卢里;达纳·W·诺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8/00 | 分类号: | B01J8/00;B01J8/26;C10G11/1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郭国清;樊卫民 |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流化 催化裂化 装置 降低 高程 催化剂 回流 管路 | ||
1.用于将再生器立管流体连接到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反应器提升 管的再生催化剂导管,包括:
a)第一弯管,其具有R1的弯曲半径以及进口端和出口端;和
b)第二弯管,其具有R2的弯曲半径以及进口端和出口端;
其中所述第一弯管的进口端物理连接到所述再生器立管的出口 端,所述第一弯管的出口端物理连接到所述第二弯管的进口端而不存 在介入结构,以形成两个结合的非等半径的弯管,其中所述第二弯管 的出口端物理连接到所述反应器提升管的进口端,且R1不等于R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第二弯管的出口端的高程 比所述第一弯管的进口端的高程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中再生器立管和所述反应器提升 管在所述再生催化剂导管上方具有基本垂直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中R1大于R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第一弯管的内角α1大于所 述第二弯管的内角α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第一弯管的内角α1大于所 述第二弯管的内角α2。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再生器立管的中线在其连 接到所述第一弯管进口端的点处基本上与所述第一弯管进口端的中线 共点。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反应器提升管的中线在其 连接到所述第二弯管出口端的点处基本上与所述第二弯管出口端的中 线共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反应器提升管的中线在其 连接到所述第二弯管出口端的点处基本上与所述第二弯管出口端的中 线共点。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管,其中所述第一弯管的内角α1与第 二弯管的内角α2之和基本上为180°。
11.一种流化催化裂化方法,包括:
a)在流化催化剂存在下,在反应器提升管内对含烃进料物流进行 催化裂化,以形成裂化的烃产物物流和废催化剂的混合物;
b)将所述裂化的烃产物物流与所述废催化剂分开,其中所述废催 化剂包含烃残留物;
c)通过在含氧气氛中燃烧至少一部分的烃残留物,在再生器内再 生至少一部分废催化剂,由此制造再生催化剂;
d)通过再生器立管将至少一部分所述再生催化剂从所述再生器 导入再生催化剂导管中;和
e)通过所述再生催化剂导管向所述反应器提升管输送至少一部 分所述再生催化剂;
其中所述再生催化剂导管将所述再生器立管流体连接到所述反应 器提升管,且所述再生催化剂导管由如下部分组成:第一弯管,其具 有R1的弯曲半径以及进口端和出口端;和第二弯管,其具有R2的弯曲 半径以及进口端和出口端;其中所述第一弯管的进口端物理连接到所 述再生器立管的出口端,所述第一弯管的出口端物理连接到所述第二 弯管的进口端而不存在介入结构,以形成两个结合的非等半径的弯管, 其中所述第二弯管的出口端物理连接到所述反应器提升管的进口端, 且R1不等于R2。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弯管出口端的高程比所 述第一弯管进口端的高程低。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烃进料物流由在约430 ℉~约1050℉(221~566℃)范围内沸腾的含烃油组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催化剂由选自ZSM-5、ZSM-11、 ZSM-12、ZSM-22、ZSM-23、ZSM-35、ZSM-48、ZSM-57、SH-3、MCM-22 及其组合的中孔沸石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未经埃克森美孚研究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50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