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离子显示器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器面板的驱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24942.6 | 申请日: | 200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3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折口贵彦;庄司秀彦;中田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28 | 分类号: | G09G3/28;G09G3/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离子 显示器 装置 以及 面板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壁挂式电视及大型监视器中采用的等离子显示器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器面板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等离子显示器面板(以下,简称为「面板」)代表性的交流面放电型面板在对置配置的前面板和背面板之间形成有多个放电单元。关于前面板,在前面玻璃基板上相互平行地形成多对由1对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对,并形成电介质层以及保护层,以覆盖这些显示电极对。关于背面板,在背面玻璃基板上分别形成有多个平行的数据电极和覆盖这些电极的电介质层以及在其上与数据电极平行的多个隔壁,在电介质层的表面和隔壁的侧面上形成有荧光体层。并且,以立体交叉显示电极对和数据电极的方式对置配置前面板与背面板来进行密封,在内部放电空间中封入例如包含分压比5%的氙的放电气体。这里,在显示电极对与数据电极对置的部分形成放电单元。在这种结构的面板中,在各放电单元内通过气体放电来产生紫外线,该紫外线使红色(R)、绿色(G)以及蓝色(B)的各色荧光体激励发光进行彩色显示。
作为驱动面板的方法一般采用子场法。在子场法中将1场分割为多个子场,在各个子场中使各放电单元发光或非发光由此来进行灰度显示。各子场具有初始化期间、写入期间以及维持期间。
在初始化期间中,对各扫描电极施加初始化波形,在各放电单元中产生初始化放电。由此,在各放电单元内形成接着的写入动作所需的壁电荷,并且生成用于稳定产生写入放电的起动(priming)粒子(用于产生写入放电的激励粒子)。
在写入期间中,对扫描电极依次施加扫描脉冲(以下,也将此动作记为「扫描」),并且对数据电极有选择地施加与应该显示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写入 脉冲(以下,将这些动作统称为「写入」)。由此,在扫描电极与数据电极之间有选择地产生写入放电,并有选择地形成壁电荷。
在维持期间中,对由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构成的显示电极对交替地施加与应该显示的亮度相应的规定次数的维持脉冲。由此,在基于写入放电形成了壁电荷的放电单元中有选择地产生维持放电,并使该放电单元发光。这样,在面板的显示区域内显示图像。
在该子场法中,例如在多个子场中的一个子场的初始化期间内进行使全部放电单元放电的全部单元初始化动作,在其它子场的初始化期间内进行使已维持放电的放电单元有选择地初始化放电的选择初始化动作,因此能够尽量减少与灰度显示无关的发光,能够使对比度提高。
另一方面,近年来存在随着面板大画面化、高亮度化而导致面板功耗增大的倾向。另外,在大画面化、高清晰度的面板中由于面板驱动时的负载增大,从而放电容易变得不稳定。为了稳定地产生放电,可提高对电极施加的驱动电压,但这也是使功耗进一步增大的一个原因。另外,当提高驱动电压或者功耗增大而超过构成驱动电路的部件的额定值时,有可能导致电路的误动作。
例如,数据电极驱动电路虽然进行对数据电极施加写入脉冲电压从而在放电单元中产生写入放电的写入动作,但当写入时的功耗超过构成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IC的额定值时,有可能产生该IC误动作,在应该产生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未产生写入放电,或者在不应该产生写入放电的放电单元中产生写入放电这样的写入不良。因此,为了抑制写入时的功耗而公开了如下的方法:根据应该显示的图像信号来预测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功耗,当该预测值为设定值以上时限制灰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写入期间中,如上所述通过向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电压以及向数据电极施加写入脉冲电压来产生写入放电。因此,仅利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使数据电极驱动电路的动作稳定的技术难以进行稳定的写入,实现驱动扫描电极的电路(扫描电极驱动电路)的动作稳定的技术也很重要。
另外,因为对各扫描电极依次进行向写入期间中的扫描电极施加扫描脉冲电压,所以在特别高清晰度的面板中,由于扫描电极数增加而导致写入期间所花费的时间变长。因此,在写入期间的最后进行写入的放电单元 与在写入期间的最初进行写入的放电单元相比,还具有壁电荷的消失增加、写入放电容易不稳定这样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66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4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
- 下一篇:一种密封式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