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有填有泡沫的元件的鞋类制品和用于制造填有泡沫的元件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24477.6 | 申请日: | 200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科拉斯·皮勒特·哈森伯格;埃里克·S·辛德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耐克国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B29C44/04;B29D31/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光辉 |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有 泡沫 元件 鞋类 制品 用于 制造 方法 | ||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动鞋类制品包括两个主要的元件,即鞋面和鞋底结构。鞋面 为脚提供了遮盖,其相对于鞋底结构舒适地容纳并安全地放置脚。鞋底结 构固定到鞋面的下部,且总体上位于脚和地面之间。鞋底结构除了能减弱 地面反作用力外,例如还可以提供抓地力,(例如通过抵抗旋前)控制脚 的运动和提供稳定性。因此,鞋面和鞋底结构共同作用,提供适合于多种 范围的运动活动的舒适结构。
鞋底结构总体上结合有传统上称为内底、中底和大底的多个层。内底 是位于鞋面内的薄的、可压缩的部件,其靠近脚的脚底(下)表面,以提 高鞋舒适度。中底传统上固定到鞋面的下表面,形成鞋底结构的中间层, 其主要负责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大底形成鞋的触地元件,其通常由包括纹 饰的耐用、抗磨材料形成,以提高抓地力。
传统的中底主要由有弹性的聚合物泡沫材料形成,例如聚氨酯或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其延伸贯穿鞋的长度。中底中的聚合物泡沫材料的性 能主要依赖的因素包括:中底的空间结构和选择的用于聚合物泡沫的材料 的具体性质,这包括聚合物泡沫材料的密度。通过改变中底的全部这些因 素,可以改变相对硬度和减弱地面反作用力的程度,以满足穿用者的具体 要求或鞋意欲应用的活动的具体要求。
除了聚合物泡沫材料外,传统的中底还可以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填 充有流体的腔。通常,填充有流体的腔由密封的和加压的弹性聚合物材料 形成。然后将腔封装在中底的聚合物泡沫中,使得腔和封装的聚合物泡沫 功能组合,作为鞋底结构的中底。在一些结构中,织物或泡沫拉伸部件可 以位于腔内,或者加固结构可以结合到腔的外部或内部,以对腔提供形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鞋类制品,其具有鞋面和固定到鞋面的鞋底结 构。鞋底结构具有多个支承元件,每个支承元件包括外壳和核心。外壳形 成内部空隙,其由实质上绕所有空隙延伸的聚合物材料形成。核心具有空 隙的形状,且位于空隙内,核心的至少一部分是聚合物泡沫材料。至少两 个支承元件的聚合物泡沫材料可以具有不同的密度。
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制造用于鞋类制品的鞋底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包 括在第一聚合物层形成多个凹部,用不同体积的实质上未膨胀的聚合物泡 沫材料部分地填充该凹部。然后使聚合物泡沫材料膨胀到实质上填充凹 部,将第二聚合物层固定到第一聚合物层,以密封凹部内的聚合物泡沫材 料。
在权利要求中具体指明了体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优点和新颖的特 征。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优点和新颖的特征,可以参考下述的说明 和附图,其说明并图示了多种实施例和关于本发明的方面的概念。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阅读时将能更好地理解前述的发明内容以及下述的具体说 明。
图1是鞋类制品的外侧视图。
图2是鞋类制品的内侧视图。
图3是鞋类制品的第一鞋底组件的俯视图。
图4A和4B是由图3中的剖切线图4A和4B确定的第一鞋组件的剖 视图。
图5是第一鞋底组件的外侧视图。
图6是第一鞋底组件的内侧视图。
图7是第一鞋底组件的仰视图。
图8是第一鞋底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9是由图8中的剖切线9确定的第一鞋底组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第一鞋底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图。
图11A-11F是用于形成第一鞋底组件的一部分的制造方法的示意侧视 图。
图12是可以应用于制造方法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13是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4是由图13中的剖切线14-14确定的装置的分解剖视图。
图15A-15F是与图14相应的装置的剖视图,其示出了用于形成第一 鞋底组件的一部分的另一制造方法。
图15G是第一鞋底组件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其由图15A-15F示出的 方法制造。
图16A-16E是与图9相应的剖视图,其示出了第一鞋底组件的一部分 的可选结构。
图17是与图14相应的剖视图,其示出了装置的另一结构。
图18是第二鞋底组件的透视图。
图19是第二鞋底组件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耐克国际有限公司,未经耐克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4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