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性、硅烷交联烯烃树脂组合物,绝缘电线,及阻燃性、硅烷交联烯烃树脂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24374.X | 申请日: | 2008-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8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 发明(设计)人: | 稻垣朝律;木村雅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51/06 | 分类号: | C08L51/06;C08K3/20;C08L23/14;H01B3/00;H01B3/44;H01B7/02;H01B7/295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海荣;穆德骏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硅烷 交联 烯烃 树脂 组合 绝缘 电线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性、硅烷交联烯烃树脂组合物,包含该组合物的 绝缘电线,以及阻燃性、硅烷交联烯烃树脂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有利地用作绝缘电线的覆盖材料的阻燃性、硅烷交联烯烃 树脂组合物,包含该组合物的绝缘电线,以及阻燃性、硅烷交联烯烃 树脂的制造方法,所述绝缘电线待用于汽车或电气/电子设备中的布线。
背景技术
通常,对于在汽车用车辆零部件和电气/电子设备用零部件进行布 线中所使用的绝缘电线来说,广泛使用通过向其中添加含卤素的阻燃 剂而制备的氯乙烯树脂组合物覆盖导体得到的绝缘电线。
然而,存在这样的问题,即这种氯乙烯树脂组合物包含卤素,以 致在汽车着火情况下或者在通过焚烧处理电气/电子设备时,它向空气 中发出有害的含卤素气体,从而引起环境污染。
因此,从减轻地球环境的负荷观点来看,氯乙烯树脂组合物最近 已经被包含烯烃树脂如聚乙烯的烯烃树脂组合物所代替。烯烃树脂是 可燃烧的,所以为了确保足够的阻燃性,向烯烃树脂组合物中添加作 为阻燃剂的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镁。
当这样的烯烃树脂组合物覆盖导体得到的绝缘电线用于高温环境 如汽车中时,绝缘电线需要耐热性。因此,为了改善绝缘电线的耐热 性,通常对绝缘电线的绝缘层进行交联处理。
交联处理方法的例子包括电子辐照交联法、化学交联法和水交联 法。其中,电子辐照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需要特殊的交联设备,该交 联设备成本高且尺寸大,这导致增加成本的问题。因此,最近已经广 泛采用没有这样的问题且容易进行交联的水交联法。
另外,当这样的烯烃树脂组合物覆盖导体得到的绝缘电线用于汽 车或建筑物中的内部布线时,绝缘电线需要柔软性以方便布线。特别 是在将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镁添加到烯烃树脂组合物中作为阻燃剂 的情况下,绝缘电线的覆盖材料会变硬,因此对绝缘电线需要更高的 柔软性。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特开平11-25597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包含使 用茂金属催化剂通过聚合所制成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烷交联剂的 柔软聚乙烯树脂组合物,以及除了包含上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硅烷 交联剂以外,还包含诸如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乙烯-乙酸乙烯酯共 聚物之类乙烯共聚物的柔软聚乙烯树脂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需指出,对于待用于汽车中的绝缘电线规定应具有耐汽油性,所 述耐汽油性是不容易被汽油或机油溶胀的性质,所以绝缘电线还需要 优异的耐汽油性。
然而,在特开平11-255977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柔软聚乙烯树脂组 合物具有由被汽油或机油高度溶胀所导致的耐汽油性问题,因为该组 合物含有在汽油中溶解度高的官能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异柔软性和耐汽油性的阻燃性、 硅烷交联烯烃树脂组合物,包含该组合物的绝缘电线,以及具有优异 柔软性和耐汽油性的阻燃性、硅烷交联烯烃树脂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且根据本发明的意图,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 式的阻燃性、硅烷交联烯烃树脂组合物包含以硅烷偶联剂对密度为 0.880~0.895g/cm3的极低密度聚乙烯进行接枝聚合制成的硅烷接枝聚 乙烯、聚丙烯弹性体、金属氢氧化物和交联催化剂。
相对于由45~85质量%的硅烷接枝聚乙烯(其由硅烷偶联剂对密度 为0.880~0.895g/cm3的极低密度聚乙烯进行接枝聚合所制成)和20~4 质量%的聚丙烯弹性体构成的100质量份烯烃树脂成分,优选所述金 属氢氧化物含量为50~250质量份,并且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烯烃树 脂成分,所述硅烷交联催化剂含量为0.05~0.35质量份。
优选所述烯烃树脂成分进一步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密度为 0.880~0.895g/cm3的极低密度聚乙烯。
所述极低密度聚乙烯优选为茂金属聚乙烯。
所述极低密度聚乙烯优选具有在0.5~5(g/10分钟)范围内的熔体流 动速率(MFR)和在2.7~3.5范围内的分子量分布(MW/Mn)。
相对于100质量份所述烯烃树脂成分,所述组合物进一步包含1~5 质量份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4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