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基于特殊的烷氧基硅烷官能聚合物的聚氨酯泡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4287.4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7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M·马特纳;M·马杰;M·卢德维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10 | 分类号: | C08G18/10;C08G18/71;C08G18/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石克虎;李连涛 |
地址: | 德国莱***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基于 特殊 烷氧基 硅烷 官能 聚合物 聚氨酯 泡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特别容易发泡并且迅速固化的基于用异氰酸 根合硅烷改性的聚醚的聚氨酯泡沫的方法,该聚醚具有2000- 8000g/mol的平均分子量(Mn),并且除了主要组分聚环氧丙烷之外还 含有10-35重量%份额的聚环氧乙烷。
基于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的聚氨酯泡沫的制备是已知的。因此 例如在EP946629B1中大体上描述了一种含有硅烷官能的预聚物作为粘 合剂的泡沫制剂。然而,该仅仅基于聚环氧丙烷的高分子量预聚物不是 特别容易发泡,并且出于该目的而需要特殊的复杂涂覆设备(例如得自 Nordson公司的)或者如专利文献中所述的具有多种添加剂 的复杂制剂,这尤其显著减小了体系的粘度。尽管在专利文献中提及了 含环氧乙烷的聚醚作为可能的原料,然而没有评价这些原料的特定适用 性。
EP1098920描述了一种基于显著更低分子量硅烷封端的聚氨酯的类 似体系。然而,这类低分子量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含有大量相当昂贵的官 能硅烷,这也导致显著延长的固化速率(约24小时,根据实施例2和3)。
该低固化速率的问题在WO2002/066532中通过使用用α-氨基硅烷 或α-异氰酸根合硅烷制备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聚氨酯来解决。然而,由 于它们在硅烷与官能团之间的C-1间隔而因此特别具有活性的这些结构 单元的使用正是由于该高的活性而因此非常复杂,因为必须避免过早的 固化和副反应,这对制剂组分的纯度和不含水提出了高要求,并且还使 得特殊并且昂贵的添加剂成为必需。该构思的变型方案描述于 WO2004/092259和WO2004/104078中。
在DE2238741中以及在WO2004/046218中,描述了适用于制备硬 质泡沫的硅烷封端的聚合的异氰酸酯。然而,需要显著数量的昂贵的官 能硅烷也是其中的一个缺点,这造成只能缓慢地进行固化。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迅速固化并且特别容易发泡的硅烷交联 的聚氨酯泡沫。
从EP946629B1起始,令人惊奇的是可以通过使用用异氰酸根合硅 烷改性的聚醚作为聚氨酯泡沫制剂的粘合剂来实现该目的,该聚醚基于 具有2000-8000g/mol的平均分子量(Mn)的聚醚,并且除了主要组分 聚环氧丙烷之外还含有10-30重量%份额的聚环氧乙烷。
本发明因此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通过硅烷缩合固化的聚氨酯泡沫 的方法,其中使含有至少一种硅烷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的组合物 发泡,任选地在发泡之前、期间或之后施加到合适的基材上,并 且在存在水的条件下固化,该聚氨酯预聚物可通过使以下组分反 应获得:
A)至少一种聚醚,其具有2000-8000g/mol的平均分子量 (Mn),基于聚醚中全部所含的环氧烷烃单元,含有10-30重 量%EO单元,
B)至少一种式(I)的含异氰酸酯基团和烷氧基硅烷基团的 化合物
其中
X、Y、Z彼此独立地是C1-C8烷基或C1-C8烷氧基残基,其 中所述残基的至少之一是C1-C8烷氧基,和
R是任何至少二官能的有机残基,优选具有1-8个碳原子的 亚烷基残基。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泡沫。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需的硅烷封端的聚氨酯通过使特殊的聚醚多 元醇与异氰酸根合硅烷反应获得。
本发明必要的是聚醚多元醇A)的选择。合适的聚醚多元醇具有 2000g/mol-8000g/mol,优选3000g/mol-5000g/mol的分子量(Mn), 并且是本身已知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在起始物分子上的加成产物。基 于聚醚中环氧烷烃的总量,可以根据本发明使用的这些聚醚多元醇具有 通过聚合引入的10-30重量%,优选10-20重量%份额的聚环氧乙烷。 这里,环氧乙烷以无规分布还是嵌段式含于聚醚中没有关系,但嵌段分 布是有利的。如果环氧乙烷作为末端嵌段聚合到聚环氧丙烷上,则是特 别优选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未经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4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