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装置及发光管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23916.1 | 申请日: | 2008-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川田弘;杉谷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 |
| 主分类号: | H01J61/52 | 分类号: | H01J61/52;F21V29/00;F21V29/02;E21V10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装置 发光 | ||
1.一种光源装置,具有:发光管,其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外部连接用电极;冷却用构件,其形成为大致筒状,且冷却以非接触状态配置于内部空间的所述发光管,其中,
在所述内部空间中,以所述发光管的上端和所述冷却用构件的内壁的间隔比所述发光管的下端和所述冷却用构件的内壁的间隔短的方式来设定所述发光管的存在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管为直管形状的发光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用构件以所述内部空间呈大致圆柱形状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发光管中,所述外部连接用电极的存在部位通过支承构件支承,所述支承构件内嵌于所述冷却用构件的内壁,
所述支承构件形成为,在沿所述长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与所述冷却用构件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的形状,
在沿所述长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支承构件中的所述发光管的支承位置设定为靠向所述冷却用构件的内部空间的上方侧,
在所述冷却用构件上具有止转构件,该止转构件与所述支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抵接,并止转所述支承构件,
所述光源装置具有冷却风生成机构,其将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冷却用构件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作为通风路径,生成冷却所述发光管的冷却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冷却用构件以所述内部空间呈大致圆柱形状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发光管中,所述外部连接用电极的存在部位通过支承构件支承,所述支承构件内嵌于所述冷却用构件的内壁,
所述支承构件形成为,在沿所述长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为多边形的形状,
在沿所述长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支承构件中的所述发光管的支承位置设定为比所述支承构件的外接圆的中心更靠上方侧,
在所述冷却用构件上具有止转构件,该止转构件与多边形形状的所述支承构件的至少一边抵接,并止转所述支承构件,
所述光源装置具有冷却风生成机构,其将所述支承构件和所述冷却用构件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作为通风路径,生成冷却所述发光管的冷却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中,
所述发光管具有支承所述外部连接用电极的存在部位的支承构件,
且在沿所述长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以所述支承构件的外接圆的中心与所述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所述发光管的外接圆的中心呈错位的状态形成。
6.一种发光管,为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外部连接用电极的直管形状的发光管,其中,
具有支承所述外部连接用电极的存在部位的支承构件,
且在沿所述长度方向观察的情况下,以所述支承构件的外接圆的中心与所述长度方向中央部的所述发光管的外接圆的中心呈错位的状态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39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冷阴极灯、背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