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氧化丙烯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23739.7 | 申请日: | 2008-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水野雅彦;楢原英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D301/12 | 分类号: | C07D301/12;C07D303/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庞立志;韦欣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氧化 丙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钛硅酸盐(titanosilicate)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过氧化 氢和丙烯在乙腈溶剂中的反应生产氧化丙烯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知道在从过氧化氢和丙烯生产氧化丙烯中使用乙腈-水混合 物作为溶剂的方法,其公开在以下文献中:“FY2001 Report of Development of Non-halogen Chemical Process Technology,第168-210 页;Development of Next-Generation Chemical Process Technology”和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No.285055/2004(Tokukai 2004-285055; 公开日2004年10月14日)。此外,已经知道使用乙腈-水混合物作为 溶剂,由氢气和氧气在反应器中合成过氧化氢,和在同一反应器中使 过氧化氢与丙烯反应的方法,这公开在以下文献中:“FY2002 Report of Development of Non-halogen Chemical Process Technology,第161至 175页;Development of Next-Generation Chemical Process Technology” 和日本专利申请No.345450/2006(Tokugan 2006-34545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使用乙腈生产氧化丙烯的工业上有效 率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是用于生产氧化丙烯,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在 乙腈溶剂中或者在包括乙腈和水的溶剂的混合物中在钛硅酸盐 (titanosilicate)催化剂的存在下使过氧化氢与丙烯反应,由此获得含氧 化丙烯的反应混合物;将反应中获得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成气体和反应 液体;以及蒸馏在分离中获得的反应液体,由此反应液体被分离成含 氧化丙烯的蒸馏液体,和包括乙腈或乙腈和水的混合物的塔底液体 (bottoms liquid)。
为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的本性和优点,应当结合附图参考以下具 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A:反应器
B:热交换器
C:气-液分离器
D:第一蒸馏塔
E:压力控制阀
F:第二蒸馏塔
G:压缩机
H,I: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反应阶段。在反应步骤中,氧化丙烯是通过过氧化氢与 丙烯在钛硅酸盐催化剂的存在下在乙腈溶剂中或者在包括乙腈和水 的溶剂的混合物中反应而产生的。
丙烯是通过热解、重油催化裂化、或甲醇催化重整而产生的。本 发明允许使用精炼的丙烯或粗制的丙烯。丙烯通常具有90体积%或更 大的纯度,优选地95体积%或更大。除丙烯以外,丙烯例如还可包括 丙烷、环丙烷、甲基乙炔(methyl acethylene)、丙二烯、丁二烯、丁烷、 丁烯、乙烯、乙烷、甲烷或氢气。
待进料的丙烯可以是气体丙烯或液化丙烯;或者在被溶解在溶剂 中以后的液化丙烯。优选地,进料液化丙烯;任选地在被溶解在溶剂 中以后。
没有特别地限制生产过氧化氢的方法;优选地蒽醌方法或者包括 使用贵金属催化剂的方法。过氧化氢可以通过稀释溶剂来稀释。通常, 稀释溶剂的实例包括水、水和乙腈的混合物、水和醇的混合物,其中 水以及水和乙腈的混合物是优选的。过氧化氢通常具有如下的浓度: 0.1wt%至80wt%,优选地10wt%至60wt%。过氧化氢和用于其的稀释 溶剂可以包括稳定剂如含磷化合物。进一步地,优选地,在与生产氧 化丙烯相同的反应器中借助于使用担载在载体上的钯催化剂由氢气 和氧气来生产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的量通常为0.005至10mol,优选 地0.05至5mol,按每mol的丙烯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37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