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3523.0 | 申请日: | 2008-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9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友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T13/20 | 分类号: | H01T13/20;H01T13/32;H01T21/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关兆辉;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防止横向火花的用于内燃机的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汽车的发动机等内燃机中使用用于点火的火花塞。普通的火花塞具有:中心电极;绝缘体,在轴孔内保持该中心电极;主体配件,包围该绝缘体的径向周围并保持该绝缘体;以及接地电极,其一端部与主体配件接合,另一端部与中心电极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并且,在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进行火花放电,对混合气体进行点火。
近年来,汽车发动机的高输出化、省油化不断进步,从确保发动机的设计自由度的角度出发,要求火花塞小型化、小径化。与之相伴,绝缘体的外周面和主体配件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也变窄,和现有技术相比,在更低的电位差下容易产生横向火花。尤其是在主体配件的前端面和内周面所形成的环状的棱角部分,电场容易集中,在现有的火花塞各部件的尺寸直接小型化的火花塞中,当产生熏黑时,容易从绝缘体的外周面向上述棱角部分产生横向火花。这种情况下,如果对由主体配件的前端面和内周面所形成的环状的棱角部分实施倒角,则可缓解电场集中,抑制产生横向火花(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在使火花塞小型化时,主体配件也被薄壁化,若如上所述对主体配件的前端面实施有效缓解电场集中所需的倒角时,前端面中未被切削而保留的平面部的面积的比例小于现有的火花塞中的比例。直接将接地电极的端面接合到该变小的前端面的保留部分上时,主体配件 和接地电极的接触面积变小,两者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接合强度。因此考虑采用如下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增大主体配件的前端面的倒角量,扩大因实施倒角而成为斜面状的斜面部(固定面),使接地电极(沿面接地电极)的端面(接合端面)整体与该斜面部抵接,在确保两者的接触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接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尤其是,一般的接地电极是从具有矩形剖面的棒状母材切出断面与延长方向正交的长方体状来进行制作的。因此,直接将接地电极接合到主体配件的前端面的斜面部时,如专利文献2的沿面接地电极所示,成为前端侧倾斜向内延伸的形态,靠近绝缘体的前端部,因此当产生熏黑时,可能产生横向火花。这种情况下,如专利文献2的气体中电极(Aerial electrode)所示,使端面相对于延长方向倾斜,在与主体配件接合时,使接地电极沿着火花塞的轴线方向延伸即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684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507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为了形成火花放电间隙而使接地电极弯曲时,通常将接地电极压向模具以使弯曲外侧面沿着模具,因此存在从靠近与主体配件接合的端面的部位开始向内弯曲的情况。这样一来,如上述的沿面接地电极那样,从接地电极开始弯曲的部位向前端部倾斜向内延伸,火花放电间隙中产生的火焰中心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与接地电极接触,因此着火性可能降低。并且,由于接地电极的内表面靠近绝缘体的前端部,因此当火花塞污损时,在正常的火花放电间隙以外的部位产生火花放电,容易产生所谓横向火花。为了有效抑制产生横向火花,由接地电极的朝向中心电极侧的面、中心电极、及绝缘体所包围的空隙部分(所谓空隙)需要有足够的大小。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切 实防止受到污损时在接地电极与中心电极及绝缘体之间可能产生的横向火花的火花塞及其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35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