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肥料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2812.9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J·梅纳坎普斯;E·皮芒泰尔巴斯克斯;M·马林布鲁佐斯;A·T·赫尔南德斯加西亚;I·桑切斯欧提斯;Y·拉米雷斯努内斯;S·冈萨雷斯布兰克;M·加西亚西沃里奥;C·G·博洛托诺德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罗菊华 |
地址: | 古巴*** | 国省代码: | 古巴;C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肥料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微生物学领域,以及能够促进并刺激植物生长而 不影响环境的微生物生物肥料的新应用。
现有技术
生物肥料被定义为基于通常在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的产品。通过 经人工接种增加其群体,获得的应答是所述微生物增强了其生物学活 性。因此,为植物提供增强其生长的重要营养素。此外,认为微生物 能够为植物提供了对于其发育来说所必需的激素物质(Martínez J.S. 等人,1985.“Manual Práctico de Microbiología”,Ed.Puebloy Educación,Cuba)。
已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几项研究,特别是关于此后将会进行分析的 一组众所周知的微生物:
推测对于根瘤菌属(Rhizobium)细菌来说所固有的共生固氮作用 是用于回收生态系统中的氮的最可行的方法之一。已推算出,每年以 生物方式固定了1.75亿吨的氮;其中70%去往土壤(Burity HA等人, 1989.Estimation of nitrogen fixation and transfer from alfalfa to associated grasses in mixed sward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Plant and Soil,114:249-255)。50%的这种固定来自根瘤结合,如 由根瘤菌属细菌所引起的那些(Carrera M等人,2004.“Nodulación natural en leguminosas silvestres del Estado de Nuevo León”)。
在下列情况时发生共生固氮作用:细菌(根瘤菌属细菌)识别其 宿主,从而引起通过根毛和在皮层细胞基质中的其感染,因此诱导加 速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这导致过度膨大的组织:“根瘤(nodule)”, 其是豆科植物根的典型结构。在这个根瘤内,根瘤菌属细菌丧失其细 胞壁并且变成类菌体,所述类菌体由于其固氮酶的作用而固定氮(N2), 将其变成铵(NH3),后者被转移至植物核糖体以用于蛋白质合成。
同时,通过光合作用,豆科植物将CO2还原成碳水化合物,这将 充当用于根瘤菌属细菌的碳源和能源,因此其在根瘤中保持活跃,从 而覆盖植物对氮的需要(Bauer T,2001.“Microorganismos Fijadores de Nitrógeno:familia Rhizobiaceae.”In:http://www. microbiologia.com.ar/suelo/rhizobium.html)。这构成植物和微 生物之间最精细和有效的联合。这正是为何从那时起最广泛地对其进 行研究的原因。
固氮菌属(Azotobacter)的细菌构成了特殊的固氮微生物组。这 是因为仅它们是单细胞的并且明显能够在需氧条件下固氮(Andresson AJ等人,1994.“Efecto de la inoculación con Azotobactery MVA en vitroplantas de (Dioscoreaalata)”.Cultivos Tropicales, 15(3):66)。从历史观点来看,事实上固氮菌属细菌是农业中最广泛 使用的微生物。这种细菌的首次应用可回溯至1902年,在40年代、 50年代和60年代这些十年期间获得了广泛利用,特别是在东欧国家 中(González J和Lluch C.,1992.“Biología del Nitrógeno. Interacción Planta-Microorganismo”.Ed.Rueda,Madrid, )。
其他生物肥料微生物由来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各种菌 株构成,这些菌株有助于增强可同化的磷的利用率(Lawrence A.R., 2002.Biofertilizers for rice cultivation.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of India.In:http://www.hinduonnet.com/ thehindu/seta/2002/04/04/stories/2002040400120400.ht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未经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28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矩形光伏发电集热模块
- 下一篇:具有可变弧和流量的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