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探测和放大信号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22353.4 | 申请日: | 2008-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3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凯·奥斯特曼;沃尔夫冈·蓬佩;格哈德·勒德尔;安尼特·格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累斯顿工业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颖;樊卫民 |
| 地址: | 德国德***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探测 放大 信号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和方法,用于在利用细胞间通信系统的情况 下探测和放大初级信号以及所述装置和方法的应用,用于指示例如像 磷、硫、氮、荷尔蒙、代谢中间产物、发酵产物等物质。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信号放大的解决方案的缺点是,物质只有从确定的指示 极限起才能进行探测。
US 6555 325B1公开了一种系统,用于探测细胞信号转导级联的 连接与组成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的相互影响。该发明提供一种稳定耐用 的、可重复的测试系统,用于筛选和识别具有药物作用的物质,这些 物质对细胞受体的活性进行调制或者可与该受体相互影响。特别是识 别出如下的物质,这些物质与G蛋白偶联的、在制药学上起重要作用 的受体相互影响。在此,利用酵母费洛蒙(Pheromon)系统,这是因 为酵母费洛蒙受体同样是G蛋白偶联的受体,G蛋白偶联的受体可与 异位表达的G蛋白偶联的受体成分一起形成异种受体。这样也可以识 别出对非酵母受体起作用的物质。对于功能上相互影响的指示导致了 分泌费洛蒙,该费洛蒙在第二接合型的细胞内刺激这种标记基因的表 达,在所述第二接合型的细胞内,将标记基因置于费洛蒙应答启动子 的控制之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用于探测和放大初级 信号,以便降低对于所要探测的初级信号的指示极限。
依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探测和放大初级信号的装置得 以解决,该装置包括:
a)第一类型细胞,其中,负责信号分子合成的基因处于通过初级 信号调节的启动子的控制下,以及
b)第二类型细胞,其中,特异基因处于通过所分泌信号分子调节 的启动子的控制下,
从而通过由第一类型细胞接收的初级信号对信号分子分泌进行诱 导,并且初级信号借助第二类型细胞中特异基因受信号分子控制的表 达而得以放大。
按照权利要求2的改进方案,附加地
c)包括第三类型细胞,其中,负责信号分子合成的基因处于如下 启动子的控制之下,所述启动子通过由第一类型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 来调节,
从而
-通过由第一类型细胞接收的初级信号,通过第一细胞来诱导信 号分子分泌,
-通过信号分子由第一类型细胞分泌,在第三类型细胞内诱导信 号分子分泌并使得初级信号预放大,以及
-初级信号借助第二类型细胞中特异基因受信号分子控制的表达 而得以放大。
细胞具有很多通信系统,细胞通过这些通信系统可与其他细胞交 换信息。这些通信系统通常以信号分子通过细胞分泌到周围介质内为 基础。其他细胞具有适用于这些信号分子的受体系统并可以感知所述 信号分子并对信号分子做出反应。
这种通信系统例如包括微生物的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酵 母细胞中的氨脉冲(Ammoniakpulse)、费洛蒙系统(例如在酵母细胞 接合时分泌的生长因子,该生长因子在细胞联合体的内部用于细胞之 间的通信)、微生物的病毒因子(病毒因子专门与真核受体结合)或 者免疫性的和影响细胞分化的因子。在这些通信系统中分泌的信号分 子可以在依据本发明的装置和依据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
在群体感应中,例如微生物借助类似荷尔蒙的小信号分子通信。 这一过程在细胞密度调节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其可以使细菌种群类 似于多细胞生物并因此具有优点。此外,属于通过群体感应来调节的 方式有:生产抗生素、共生、变异、病毒,形成生物膜以及一些几种 弧菌属物种的生物发光。称为自诱导物的信号分子由确定的细菌利用 确定的基因来产生,并排到周围的培养基内。细菌具有对于这种配体 的合适的受体系统,并在介质内的信号分子达到一定的浓度之后可以 激活确定基因的转录。在此,存在种群特异性的自诱导物,利用所述 自诱导物,细菌在自己的细菌种群内部进行通信。而相反地,所谓自 诱导物-2实现了不同细菌种群之间的通信(种群间通信)。
在酵母情况下,使用周期性产生的氨脉冲作为菌群之间的信号。 在此,氨脉冲诱导相邻菌群的氨生产。这一点又影响到菌群的空间分 布,这是因为每个氨脉冲均导致暂时妨碍相邻菌群之间的生长区。因 此,菌群优先向没有竞争菌群的相反侧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累斯顿工业技术大学,未经德累斯顿工业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23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