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80021072.7 | 申请日: | 2008-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0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B·格林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密夫及内修公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12 | 分类号: | A61K9/12;A61K31/722;A61K47/36;A61K47/12;A61K47/02;A61L15/42;A61L15/28;A61L26/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进;郭文洁 |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泡沫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两种单独的组分,称为组分A和组分B,其中组分A包含选自聚合胺和多糖的聚阳离子聚合体的酸性溶液,而组分B包含选自金属碳酸盐、金属碳酸氢盐以及金属碳酸盐和金属碳酸氢盐的混合物的组分,将所述组分A和组分B混合在一起,然后经它们之间的反应,形成所述泡沫材料。
2.依据权利要求1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多糖选自:壳多糖、壳多糖衍生物、壳聚糖和壳聚糖衍生物。
3.依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A是一种中性pH不溶性聚阳离子聚合体的酸性溶液,其由聚阳离子聚合体和至少一种水溶性酸形成。
4.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A的pH低于7。
5.依据前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A的pH低于6。
6.依据前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A的pH低于5。
7.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A的酸实质上是羧酸。
8.依据权利要求7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酸是有机羧酸,其选自:乙酸、乳酸和羟基乙酸。
9.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酸被非共价连接在组分A的聚合物骨架上。
10.依据前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酸性官能团具有R-COOH类型。
11.依据权利要求10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酸被共价连接在聚合物骨架上。
12.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A包含的聚合物的浓度为该制剂的0.1%w/w以上。
13.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A包含的聚合物的浓度为该制剂的1%w/w以上。
14.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B包含20%质量以上的金属碳酸盐、金属碳酸氢盐或其混合物。
15.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B包含50%质量以上的金属碳酸盐、金属碳酸氢盐或其混合物。
16.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碳酸盐、碳酸氢盐或其混合物处于一种易于与水溶混的载体中。
17.依据权利要求16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载体选自:甘油和聚乙二醇。
18.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A和组分B在预备混合前具有类似的粘度。
19.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A和组分B在被混合之前,将它们以选自以下的A∶B的比例分别保持在贮存装置中:1∶1以上;2∶1以上;4∶1以上;和8∶1以上,在各种情况下,均以组分A为主。
20.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组分A和组分B在被混合前储存于双筒注射器中。
21.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泡沫具有能够传递流体的基本上开放的胞状结构。
22.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泡沫是吸收剂。
23.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泡沫为机械稳固的。
24.依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的制备泡沫材料的方法,其中孔隙度通过混合在一起的组分A和组分B的比例来控制。
25.一种制备用于医疗应用的原位形成的泡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第一种组分,组分A,其包含选自聚合胺和多糖的聚阳离子聚合体的酸性溶液;制备第二种组分,组分B,其选自包含金属碳酸盐、金属碳酸氢盐或者金属碳酸盐和金属碳酸氢盐的混合物;混合前分别维持所述第一种和第二种组分;以及在预定应用部位混合所述第一种和第二种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密夫及内修公开有限公司,未经史密夫及内修公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107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