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LIDAR数据识别植物属性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20492.3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杰弗里·J·韦尔蒂;厄尔·T·博德萨尔;罗伯特·K·迈肯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尔豪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89 | 分类号: | G01S17/89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焕生;安 翔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idar 数据 识别 植物 属性 | ||
1.一种处理LiDAR数据来识别个体的植物项目的位置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生成回波信号的在所述LiDAR数据中表示的坐标位置;
确定所选择的坐标位置是否在数字树冠伞或树枝伞之下,所述数 字树冠伞或树枝伞确定先前分配给植物项目的地理区域;
如果所选择的坐标位置不在所述数字树冠伞或树枝伞之下,则确 定已经识别了新的植物项目;以及
生成所述新的植物项目的数字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果所选择的坐标 位置在所述数字树冠伞或树枝伞之下,则创建能够扩大分配给所述植 物项目的地理区域的数字树枝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生成回波信号的坐标 位置包括将原始LiDAR数据转化成标准化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处于由多边形定义的地理 区域的边界内的坐标位置在处于所述多边形外的坐标位置之前被选 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高度来顺序地选择坐 标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新的植物项目的 数字表示包括:生成数字树冠伞来表示分配给所述新的植物项目的地 理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新的植物项目的 数字表示包括:估计所述新的植物项目的直径。
8.一种用于处理LiDAR数据来识别个体的植物项目的位置的系 统,所述系统包括:
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用于识别响应于与激光脉冲接触而生成 回波信号的坐标位置;
预处理组件,所述预处理组件用于将由所述收集组件获得的 LiDAR数据转换成标准化格式;以及
树冠识别组件,所述树冠识别组件用于从由所述收集组件获得的 LiDAR数据识别所述个体的植物项目的位置,其中,识别所述个体的 植物项目的位置,包括:
基于高度顺序地选择在所述LiDAR数据中表示的坐标位置; 以及
通过确定所选择的坐标位置是否在数字树冠伞或树枝伞之 下,来映射所述植物项目所在的地理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预处理组件进一步被 配置成,识别从接触植物冠层下面的地面而返回的回波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将LiDAR数据转换成标 准化格式包括:生成遵循.LAS文件格式的文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树冠识别组件进一步 被配置成,生成描述个体的植物项目的属性的树木列表。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树冠识别组件进一 步被配置成,利用描述所述个体的植物项目的属性的数据来更新数据 库。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树冠识别组件进一 步被配置成,基于高度来对坐标位置进行排序,并且从最高到最低来 选择所述坐标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处于由多边形定义的地 理区域的边界内的坐标位置在处于由所述多边形定义的地理区域外面 的坐标位置之前由所述树冠识别组件所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尔豪泽公司,未经韦尔豪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04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污隔热外墙漆
- 下一篇:一种可食性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