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磨损性、耐疲劳损伤性及耐延迟断裂性优良的内部高硬度型珠光体钢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020384.6 | 申请日: | 2008-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3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本庄稔;木村达己;铃木伸一;西村公宏;鹿内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1B1/085;B21B3/00;C21D8/00;C21D9/04;C22C38/24;C22C38/4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樊卫民;郭国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磨 疲劳 损伤 延迟 断裂 优良 内部 硬度 珠光体 钢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内部高硬度型珠光体钢轨,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组成: 含有C:0.73~0.85质量%、Si:0.5~0.75质量%、Mn:0.3~1.0质量%、 P:0.035质量%以下、S:0.0005~0.012质量%、Cr:0.2~1.3质量%、V: 0.005~0.12质量%、N:0.0015~0.0060质量%,余量由Fe及不可避免 的杂质构成,将Mn含量记为[%Mn]、Cr含量记为[%Cr]时,[%Mn]/[%Cr] 的值为0.3以上且小于1.0,并且将V含量记为[%V]、N含量记为[%N] 时,[%V]/[%N]的值为8.0~30.0,以从钢轨头部的表层到至少25mm深 的范围内的维氏硬度来定义的钢轨头部的内部硬度为Hv380以上且小 于Hv480,所述从钢轨头部的表层到至少25mm深的范围内的珠光体 层的片层间距为0.04~0.15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部高硬度型珠光体钢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组成的C含量记为[%C]、Si含量记为[%Si]、Mn含量记为[%Mn]、 P含量记为[%P]、S含量记为[%S]、Cr含量记为[%Cr]、V含量记为[%V] 时,由下述(1)式算出的DI值为5.6~8.6,并且由下述(2)式算出的Ceq值为1.04~1.27,
DI=(0.548[%C]1/2)×(1+0.64[%Si])×(1+4.1[%Mn])×(1+2.83[%P]) ×(1-0.62[%S])×(1+2.23[%Cr])×(1+1.82[%V])……(1)
Ceq=[%C]+([%Si]/11)+([%Mn]/7)+([%Cr]/5.8)+[%V]……(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部高硬度型珠光体钢轨,其特征在 于,将所述组成的Si含量记为[%Si]、Mn含量记为[%Mn]、Cr含量记 为[%Cr]时,[%Si]+[%Mn]+[%Cr]的值为1.55~2.5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部高硬度型珠光体钢轨,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组成的基础上,还含有选自Cu:1.0质量%以下、Ni:1.0 质量%以下、Nb:0.001~0.05质量%及Mo:0.5质量%以下中的1种或 2种以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部高硬度型珠光体钢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组成的基础上,还含有选自Cu:1.0质量%以下、Ni:1.0质量 %以下、Nb:0.001~0.05质量%及Mo:0.5质量%以下中的1种或2种 以上。
6.一种内部高硬度型珠光体钢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 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组成的钢材热轧成钢轨形状,使终轧温 度为850~950℃,接着,以1.2~5℃/秒的冷却速度,将钢轨头部的表层 从珠光体相变开始温度以上的温度快速冷却至400~6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03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装车机
- 下一篇:履带式固定螺旋清仓机





